卢旺达大屠(卢旺达大屠杀,有什么深仇大恨?)
1994年,在非洲的一个小国,发生了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屠杀——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仅仅100天之内,就有100万人死于屠杀,平均每天有1万人死去,而这个弹丸小国,人口才不过700多万。究竟是什么深仇大恨,让本是同根生的两族人互相残杀呢?在时代相对和平的20世纪,这场本能够避免的残酷屠杀,为什么没有国家或组织介入呢?
手足相残,卢旺达成人间炼狱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15_83837.jpg)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的总统哈比亚利马纳乘坐飞机去参加和平谈判,不幸的是,飞机在回国途中,在经过首都基加利上空时,遭到了炮弹的袭击,飞机上的乘客无一生还。此时积怨已久的胡图族和图西族都抓住了这一点,互相进行抨击,指责对方是谋杀总统的凶手。由于所担任总统的哈比亚利马纳是胡图族人,所以胡图族的极端分子极力谴责图西族人,并且煽动群众一起打倒图西族人。他们在全国广播上喊话,声称总统是被图西族人残忍谋杀的,并且将图西族人比喻成危害国家的蟑螂,发动全国上下的胡图族人讨伐图西族人。极端分子还喊起了“砍倒高树”的口号,即砍死普遍身高较高的图西族人。
不甘示弱的图西族人一口咬定这是胡图族对他们的污蔑,并且怀疑是胡图族的极端分子杀死了总统,原因是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是一个主和派,这显然与胡图族极端分子的想法背道而驰。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16_94822.jpg)
总统被杀成为一个契机,让两个种族的矛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紧接着就由口头上的讨伐变成了行动上的讨伐,胡图族人纷纷拿起武器,对图西族人进行殴打虐杀。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些小孩子,都被列为了讨伐图西族人的“主力军”。
卢旺达的街头短短不过几天就成为了人间炼狱,到处都是尸体,还有满地的鲜血。大屠杀前期,视图西族人为“蟑螂”的胡图族人在人数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图西族与胡图族在人数上差距悬殊,前者仅仅占据全国人口的14%,后者则占据了全国人口的85%。所以起初这场看似是种族之间的较量,变成了胡图族人的单方面屠杀,控制了主导权的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大肆清洗,绝大部分的被害者都是图西族人。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17_56746.jpg)
图西族人遭受了惨无人道的折磨,除了被杀害外,还有很多图西族妇女被凌辱,胡图族人对图西族人进行虐杀,经常有人被致伤致残。甚至连充斥着卢旺达人信仰的教堂都成为了杀戮的天堂。
由于没有势力介入,卢旺达大屠杀持续了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每过一分钟,就有5个人被杀害。人人都成为了举起屠刀的刽子手,他们眼中没有国家安定,没有手足情谊,甚至连主张和好的同族人都死于屠刀之下。卢旺达在短短几个月里血流成河,人们惶惶不可终日,都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这场屠杀造成的后果除了超过100万人死亡外,还有400万人被迫过上了无家可归的日子,他们开始恐惧自己的国家,在大屠杀的压迫下纷纷跑到邻国避难,大量卢旺达人民涌入布隆迪、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国。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18_46558.jpg)
一朝得势的胡图族极端分子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在经过三个月的两族厮杀后,图西族人从其他国家大量购买武器,组成了“爱国阵线”联盟,终于打败了胡图族政府军,重新拿回了政权。
重回卢旺达权力宝座的图西族人认识到这场灾难所带来的阴影,政府投入大量精力致力于淡化两族之间的矛盾,重新获得胡图族人的信任,并且尽力消除两族人所享有的权利差别。虽然新上任的图西族政府大力纠正这场错误,但是悲剧已经发生,100万人的生命也无法挽回,恢复两族友好才是卢旺达日后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
西方殖民者的种族划分,两族积怨已深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0_13934.png)
胡图族与图西族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在卢旺达还未成为殖民地以前,两族人互相融合,和睦融融,在这块小小的非洲大地上过着和平安稳的生活。两族人掌握同一种语言,并且信仰相同的宗教,两族之间允许通婚,所以并没有明显的民族之分。
然而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这美好的一切,原本在经济和文化上都逐渐靠拢的胡图族和图西族被迅速割裂,为卢旺达埋下了种族主义的罪恶种子。欧洲殖民者相继瓜分非洲,1885年,卢旺达成为德国的殖民地,被纳入到德国的势力范围内。一战后,卢旺达又被划分到了比利时的统治范围内。比利时人发现,在卢旺达的经济生活中,往往是图西族人从事畜牧业,胡图族人则负责农业,并且图西族人掌握着较多的权力。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1_29854.jpg)
在殖民地期间,还广为流传着一个所谓揭示种族科学的假说——“含米特假说”,即一种绝对的种族界限。比利时人根据这个假说,把体质上接近欧洲人的图西族人划分为精英阶层,统治他们所认为的低劣的胡图族人。图西族人成了殖民者统治卢旺达的工具,直到20世纪60年代,卢旺达的政府人员,有88%都是图西族人。卢旺达的经济财富都掌握在了少数的图西族人手里,胡图族人甚至没有机会成为上层阶级,两族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财富权力的不平等,越发割裂开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卢旺达人口迅速增长,掌握着耕作的胡图族人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不少人都挤进了上层社会,图西族和胡图族之间土地矛盾也愈发严重。双方冲突不断,仇恨情绪高涨,胡图族人开始小范围造反。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3_71537.jpg)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比利时殖民者,在发觉到胡图族势力逐渐扩大后,放弃了起先扶植的图西族,转而开始支持起胡图族。胡图族人认识到这是自己翻身的机会,组织民众进行起义,推翻了图西族政权,并且对图西族人进行大肆报复。
从1963年到1973年,卢旺达先后爆发了三次种族冲突,也为后来的种族大屠杀埋下了伏笔。这一切悲剧的源泉都与西方殖民者脱不了干系,就是因为殖民者在民族之间制造隔阂,极力渲染种族主义,才让原本友好的民族染上了血债。
国际社会漠视,美国选择“不作为”
倘若深究一下卢旺达大屠杀,就会发现除了种族之间强烈的矛盾外,这场悲剧之所以发生,国际社会也难辞其咎。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4_46742.jpg)
2000年7月,联合国有份调查报告指出,卢旺达大屠杀事件,联合国与西方国家要负很大责任,尤其是此时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此时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所秉持的正是“人道主义干预”的观念,但是却没有对卢旺达大屠杀进行介入,着实让人不解。
反观当时的国际环境,也能够窥探到美国政府在当时没有介入的原因。在卢旺达大屠杀之前,美国曾经介入过非洲事务中,1992年12月开始,美国曾陆续派出军队前往索马里,去执行美国政府计划的“恢复希望”行动,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但是这次的行动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让整个美国政府蒙上了一层“索马里阴影”。
令美国没想到的是,这次的军事行动竟然成了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国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行动。失败后的美国军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美国士兵的尸体也曝尸街头。克林顿政府瞬间被美国民众的舆论淹没,在多方压力下,美国被迫从索马里撤军。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6_16795.jpg)
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冲击后,美国政府对于介入到非洲事务中迟迟处于观望态度,担心索马里悲剧再次发生。所以在卢旺达大屠杀后,美国始终没有介入其中,事件发酵十分迅速,最终酿成惨剧。然而美国政府也没有想到,这次的大屠杀震惊了整个世界,克林顿政府也在时候表示这是最大的遗憾。
除了“索马里阴影”之外,美国之所以没有对卢旺达提供援助,就在于卢旺达对美国来说是个无足轻重的地方。早在1990年,卢旺达就陆陆续续地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这个弹丸小国一跃成为非洲排名第三的武器进口国家,此时苗头就已经凸显,但没有一个西方国家重视这件事。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28_27741.jpg)
人道主义的“标杆”联合国也不例外。在卢旺达大屠杀发生之前,就已经有人敏感地意识到悲剧即将到来,联合国驻卢旺达的援助司令达莱尔早早地向联合国汇报了情况,请求维和部队介入,但是却被以“超出权限”这个理由拒绝。
而且在大屠杀刚刚开始时,联合国维和部队原本有一定的机率控制局面,但是驻扎的维和部队却因为有士兵被杀害,全部从卢旺达境内撤退。美国也是迅速关闭了领事馆,仿佛并没有看见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http://csdhz.com/zb_users/upload/2023/01/20230121110430_97248.png)
卢旺达的局势不断恶化,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后,联合国秘书长请求增援兵力,介入到大屠杀中。然而没能如他所愿,美国认为盲目增加兵力也阻止不了这场屠杀,建议只要派出一小部分兵力,表明联合国的态度就好,甚至还在屠杀最疯狂的时候减少了维和军队的数量。还在以后的会议中减少“种族灭绝”的使用,以此粉饰事实。
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不仅成为了让世界为之扼腕的悲剧,还为卢旺达本国人民带来的深刻的伤痛。2001年在卢旺达通过新国旗法后,将国旗中原有的红色更改为蓝色,以此来警示这场灾难。卢旺达大屠杀至今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悲剧的原因值得反思,除了制定友好的民族政策外,国际社会和一些强国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处于危机和动荡的国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