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科动物有哪些(猫科动物有哪些图片)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15 评论:0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简介

1、大型猫科,有5种:狮子、美洲豹、花豹、虎、雪豹。

2、其他有豹猫属:豹猫、扁头豹猫、锈斑豹猫、渔猫,兔狲属,猫属野猫、荒漠猫、丛林猫、沙猫、黑足猫,猎豹属猎豹,豹亚科豹属:虎、狮、美洲豹、豹属:雪豹。还有一种非常个性的猫科动物,猞猁,耳朵上有两竖毛,比较好辨认。

3、猫科动物(Felidae):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猫亚科、豹亚科。共有15属38种。体型中、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尾一般较发达。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分为2亚科即猫亚科和豹亚科。共有14属38种。包括猎豹属、猫属、兔狲属、豹猫属、薮猫属、金猫属、非洲金猫属、美洲金猫属、细腰猫属、虎猫属、草原猫属、山原猫属、狞猫属、猞猁属、云豹属、豹属、纹猫属。

比较常见的是猫属,各种宠物猫就是属于这个范围。其中豹属中又分为狮子、老虎、豹、雪豹、美洲豹。猎豹属中只有一种,也就是猎豹,是奔跑速度最快的。

猫亚科动物爪能伸缩,体型一般较小,不发出吼声,共有11属;豹亚科爪能伸缩,一般体型较大,能发出吼声。有3属。已知的36种猫科动物,它们都源自一千八百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些物种源自于亚洲,且经由陆桥散布至各洲去。

扩展资料:

四大猫科动物:

1、老虎:

老虎是目前这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老虎中体型最大的东北虎,成年后的平均体重可以达到500斤以上,体长3.8米(包括尾巴)。

2、狮子:

狮子虽然没有老虎的体型那么大,但是成年后的非洲狮普遍也能达到450斤左右,咬合力与老虎相比并不逊色。

狮子的缺点在于后肢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导致它们不能像老虎一样依靠后肢发力,两只前爪左右开弓地攻击猎物。所以狮子进攻的套路就比较简单了,除了一招牙齿锁喉,爪子只能当做辅助工具来使用。

3、豹子:

豹子的家族极其庞大,根据生物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共计有27种豹子,平均体型大约在120斤~200斤。由于体型比老虎和狮子小出不少,再加上自己流线型的身体构造,所以豹子撕所有猫科动物中最敏捷速度最快的存在。

当然如果要比较战斗力的话,可不能单纯地讨论敏捷和速度,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参考标准。所以在豹子的家族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体型最大的美洲豹。成年的美洲豹体重可以达到350斤左右,几乎不比狮子逊色多少。

4、猞猁:

猞猁的体型比起狮虎豹要逊色很多,成年后的猞猁体重也不过只有80斤左右,体长不过1.5米上下(包括尾巴)。但即便是体型不占优势,猞猁却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猫科动物,亚洲、欧洲、美洲均有猞猁活跃的身影。而且在各自的区域内,其他动物对猞猁都十分忌惮。

这种特殊的猫科动物除了继承了猫科动物的杀手本色之外,还有着非常持久的耐力。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平原,无论是在雪地还是灌木丛,猞猁都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捕猎。它们能长时间与猎物周旋而不感到疲倦。这一点也是其他猫科动物所不能比的。

猫科动物有哪些

1、猫,分为家猫、野猫两种,其体型小巧,毛色丰富。2、狮子,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3、雪豹,全身有不规则黑色圆斑,善跳跃。4、老虎,哺乳纲大型猫科动物,属于珍稀濒危物种。5、猎豹,生活规律,多栖息在草原、沙漠中。

猫科动物有什么品种

1、猫

猫分为家猫、野猫两种,有着3500年的驯化历史,其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巴、四肢五个部分,体型较小,毛发多为黄、白、黑、灰等颜色,尾巴较长。

2、狮子

狮子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其体型较大,雄狮头胸部长有长长的鬃毛,而雌狮无鬃毛,体型比雄狮小,并且狮子多栖息在热带草原、草地中,寿命在20年左右。

3、雪豹

雪豹体型较大,全身分布有不规则圆斑,颜色多为黑色、灰白色,有利于在雪山中隐藏,而且雪豹具有夜行性,多在夜间活动,善跳跃,可以从3-4米高的岩石上跳下。

4、老虎

老虎是哺乳纲大型猫科动物,头圆耳短,全身分布有黄白黑相间的条纹,多栖息在山地、丛林中,而且老虎是珍稀濒危物种,目前世界上野生虎的数量不到4000只。

5、猎豹

猎豹又叫印度豹,其全身长有黑色斑点,体长约为1.5米,常活动于温带、热带草原以及沙漠中,而且猎豹的生活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午间则会休息。

猫科动物包括哪些动物

猫科动物包括小型至大型的不同大小的食肉兽类,全世界共有大约38种,分布於除南极洲、大洋州、马达加斯加和其他一些海洋性岛屿外的世界各地,尤其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最多,是食肉类动物中占有首要地位的一个类群,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猫科家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群:小型猫科动物、大型猫科动物、猎豹、云豹。我们一般家中饲养的家猫,就是属於小型猫科动物一型。而大型猫科动物则有:狮子、老虎、美洲豹、雪豹等。属於最后两群的猫科动物则是猎豹以及云豹。

小型猫科动物共可分为二十八种不同种类 , 列举15种:

(1)黑角猫:全身长满黑毛。

(2)玳瑁色花白猫:背上的毛色黑棕交杂,腹部是一大片白色的毛。

(3)栗色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淡土黄色的毛,嘴巴边缘有些许白毛,眼白是淡墨绿色。

(4)虎斑猫:灰灰黑黑的毛,身上有老虎一般的黑斑纹。

(5)阿比西尼亚猫:身上有黄色的毛,颈部到嘴巴边的毛是白色。

(6)缅因浣熊猫:身上有灰灰黑黑的毛,尾巴长而多毛。

(7)沙猫:毛色奇特,像沙漠的颜色,生长在沙漠中。

(8)黑脚猫:体型十分娇小,身上有像豹一般的花纹,但性情非常的凶猛。

(9)扁头猫:十分罕见,又善於躲躲藏藏,有著暗褐色毛皮,毛间带一点白,生活在河岸附近。

(10)美洲渔猫:又名若费鲁瓦猫,生活在高海拔山区,擅长游泳与爬树,身上有著美丽的咖啡色毛与黑色斑纹。

(11)波斯猫:身上有著毛茸茸的白毛,十分美丽,来自於古代的波斯帝国,是现代许多人的宠物。

(12)博门猫:眼白是蓝色,毛是白色,尾巴、耳朵及脸部是茶色,是古缅甸的圣猫。

(13)长毛红猫:圆圆的大眼睛呈古铜色,身体又圆又胖,毛是橘红色的,蓬蓬松松。

(14)俄罗斯蓝猫:瞳孔呈蓝绿色,耳朵很薄很软,毛柔软浓密,是深茶色的,有点接近黑灰色。

(15)土耳其凡湖猫:身上有白色的长毛,尾巴、耳朵是淡茶色,尾巴长而多毛,喜欢在水里嬉戏。

猫科动物有哪些?

猫科动物是猫形类中分布最广且是唯一现代可见于新大陆的一科,其中包括一些人们最熟悉,最引人注目的动物:猫、虎、狮、豹等。

猫科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也是陆地食肉动物中实力最强的一科。生活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个大陆上。多数猫科动物善于隐蔽,用伏击的方式捕猎,身上常有花斑,可以与环境融为一体。如今多数猫科动物却因为这些美丽的花斑而被人捕捉用来制作高档时装,加上栖息地破坏等其它原因,使猫科动物受到严重威胁。而猫科动物做为重要的食肉动物特别是顶级食肉动物,其数量的减少给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

猫科动物有哪些种类?如何进行分类?

猫科动物既优雅又迷人,现在人们云吸猫的对象已经不仅局限于家猫了,野生猫科动物也纷纷变身“网红”。然而世界上的野生猫科动物有40种左右之多,即使资深猫科爱好者也很难叫出所有猫科的名字。今天动物志按演化的顺序,给大家全面介绍下现代猫科的8大家族。

猫科动物的系统发育

万兽之王:豹家族

现代猫科动物,学术界上称之为真猫类,以区别于史前的剑齿虎、猎猫类。真猫类的共同祖先是距今1100万年前生活在亚洲东部的一群古猫,名为柱猫。柱猫和假猫都是原猫的后代,假猫即剑齿虎的祖先。

距今1080万年前,中亚的一群柱猫演化成最早的豹亚科。豹亚科在640万年前分为两支:云豹属和豹属。之后,云豹属分化为两种云豹,而豹属分豹亚属和虎亚属,两个亚属分道扬镳大约在380万年前,豹亚属包括狮、豹和美洲虎,虎亚属包括虎和雪豹。

豹亚科都是大中型猫科动物,五种豹属均在七大猫科之列,两种云豹分别是第九和第十大猫科动物。它们是现存体型最大的陆地掠食动物,擅长以伏击的方式猎捕有蹄动物,可击杀体重是自身七倍的猎物。狮子和老虎可以捕杀近一吨重的野牛,也能偶尔猎杀大象、犀牛等厚皮巨兽,是威风凛凛的兽中之王。

老虎

作为家族中第一个分家的,豹亚科与其他七个小兄弟最疏远,差异也最大。其最为显著的一个特征是,该家族很多种类可以发出响亮的咆哮声,这是由于它们舌骨没有完全骨化,声带下有厚厚弹性纤维。但雪豹和云豹的舌骨已经完全骨化了,故无法发出吼叫,取而代之的是雪豹的嚎叫与云豹的低吟。

豹家族是真猫类最辉煌的一个家族,有生活在密林里的虎、美洲虎和云豹,有适应开阔草地的狮子,还有高山上的雪豹,全能型的花豹。从距今30万年前开始,狮子打败了剑齿虎,完成对世界五大洲的征服,然而1万年前,狮子的世界霸主地位为人类所取代。

巽他云豹

豹之兄弟:金猫家族

除豹亚科外的七大家族都属于猫亚科。猫亚科中最先分家的是金猫家族,该家族现存两属三种——亚洲金猫、婆罗洲金猫和云猫。它们的共同先祖起源于距今940万年前,从那时起它们就生活在东南亚的茂密雨林中了。

金猫家族分化比较久,趋异进化明显,在2006年进行基因组检测之前,没有专家将金猫与云猫归为一个家族(它们分化有540万年了)。金猫属的共同特征是在橙红色到灰色之间变异的毛皮,区别于狮和山狮的棕黄色,然而非洲金猫和拉美的细腰猫也同样有这样的色型变异。而云猫的体色、斑纹都与云豹很相似。

亚洲金猫

因此,博物学时代的分类专家往往把亚洲金猫、婆罗洲金猫与非洲金猫放在一起,而把云猫与云豹放在一起。现在看来,这两组都不是很近的亲戚,毛色相同只是趋同进化而已。

金猫家族内部形不似却神似。作为真猫类第二个分支,猫亚科第一个分支,金猫族与其他各族差异较大,与豹亚科颇有些神似。例如,它们是众所周知的性情凶猛,当地居民都习惯把金猫归于虎、豹一类,我国将金猫叫做红椿豹,泰国叫火虎。传说金猫是猫科之王,豹怕老虎,而老虎怕金猫。云猫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豹亚科成员。亚洲金猫还有个花斑色型,与云猫就很相像了。

金猫家族是最神秘的家族,人们对其生活习性所知甚少,从现有的少量研究来看,金猫和云猫的食性都比较杂,包括小型兽类、鸟类、蛙和蜥蜴。它们都以小型脊椎动物为主食,但都保留了放倒大猎物的能力,可捕杀小型鹿类。

云猫

非洲异宠:狞猫家族

大约850万年前,有一群猫从猫科演化主干上分离出来,它们随后从亚洲迁往非洲,从而奠定了狞猫家族的基础。约560万年前,狞猫家族在非洲开枝散叶,逐渐演化为今天非洲的两属三种中型猫科:薮猫属的薮猫,狞猫属的狞猫、非洲金猫。

这个家族的成员长相很有异国风情,它们的尾巴都比较短,仅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多数猫科为一半以上)。薮猫的耳朵又大又圆;狞猫耳朵长,耳尖的那簇毛也长,比猞猁还夸张。

狞猫

薮猫和狞猫的腿都不成比例地长,但薮猫又高又瘦,狞猫高挑不失粗壮。传统的分类专家过分关注它们三个的差异,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共同点,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终于让这三个失散多年的兄弟团聚了。

这三兄弟都是中型猫科动物,但走了不同的演化路线。狞猫和薮猫住在大草原上,而非洲金猫则是非洲雨林里的居民。薮猫特化捕食老鼠,而狞猫和非洲金猫在以5千克以下的小型兽类为主食的同时,也捕杀了不少大猎物,狞猫擅长捕小型羚羊,而非洲金猫喜欢抓猴子。

狞猫、薮猫因外形相当个性,一直是很受人们欢迎的异宠。但它们是属于大自然的,人类很难给它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此再次提醒各位读者,野生动物不宜家养。

薮猫

拉美“地头蛇”:虎猫家族

在狞猫迁往非洲的同时,一群亚洲猫猫也迁徙到北美。虎猫家族大约于800万年前从这群猫中分化出来,但直到约300~200万年前它们入侵南美以后,才迎来了大发展。虎猫属的入侵在南美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很多本土有袋动物就此绝灭,而虎猫们则扩张到拉美的各个角落。

约290万年前,虎猫属分化为虎猫亚属和草原猫亚属。虎猫亚属后发展为今天的虎猫和长尾虎猫,它们都生活在拉美的热带雨林中。而草原猫亚属又分化为两个次属,乔氏猫次属包括亚马逊雨林的小斑虎猫,智利温带雨林的南美林猫,以及阿根廷大草原的乔氏猫;草原猫次属包括安第斯山猫(山原猫),以及草原、沼泽、山地三项全能的南美草原猫。

乔氏猫

虎猫家族只有18对染色体,比其他猫科少一对,该特征可能来源于它们共同祖先的一次染色体变异(我们人类也比猿类少一对染色体)。

虎猫属为猫科第一大属,它们在拉丁美洲非常繁盛。我们说不清楚猫科到底有多少种,主要争议就在于虎猫属。按不同分类系统,虎猫属可能少至7种,也可能多至10种。1994年,有学者根据形态学差异将草原猫分为草原猫、潘帕斯猫和潘塔纳猫三种。近年来又有遗传学专家将小斑虎猫分为南、北两个物种。

潘帕斯猫

除虎猫是中型猫科以外,虎猫属成员均为小型猫科,其中林猫只有1~3千克,足以跻身最娇小猫科之列。小型虎猫属均以老鼠、鸟类和蜥蜴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乔氏猫也喜欢捕鱼,强健有力的虎猫有能力捕杀鹿类、小食蚁兽和西猯等大猎物。

虎猫属因美丽的毛皮而饱受皮草贸易伤害,尤其是虎猫和长尾虎猫,偏偏这两种繁殖率异乎寻常地低。它们孕期很长,多生单胞胎,一只雌虎猫一生只能生约5只幼仔,这就导致两种虎猫对狩猎甚至比虎、豹等大猫更加敏感。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深爱生命,请对皮草贸易说不。

虎猫

疾驰的猎手:山狮家族

约700万年前,山狮家族在北美发源。这个家族包括今天的山狮、猎豹和细腰猫,猎豹分化是在490万年前,而山狮和细腰猫分道扬镳是在420万年前,时间都比较久远了。因此该族3个成员差异比较大,被分成了3个单属。

猎豹的爪子不能完全缩回爪鞘,因而爪子比较钝,这点不同于任何猫科。因此,猎豹长期被排除在猫亚科之外,被认为是最特殊的猫科动物。直到现代分子遗传学技术帮它找到了家人。

猎豹

猎豹是跑得最快的陆地动物,短跑能追上任何一种羚羊,但它身体纤弱,不擅搏斗,所以它占据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位——在草原上追捕体型小而跑得快的羚羊,猎豹在这个生态位上几乎没有竞争者。因此,史前猎豹得以从北美扩张到亚洲和非洲,如今北美老家的猎豹已经灭绝了,非洲和西亚成为猎豹最后的家。

山狮的身体结构与猎豹有相似之处,它是除猎豹外最能跑的大猫。然而,山狮也像豹属一样强壮有力,可以捕杀400千克的成年马鹿。山狮对生境适应性极强,食谱广泛,在美洲大陆上扮演了豹的生态角色。

细腰猫的外形与所有猫科差异都比较大,它脑袋扁平,从侧面看有个“罗马鼻”的钝圆轮廓,身体粗短,长得有点像鼬科,因此也被叫做獭猫或鼬猫。它生活在拉丁美洲的森林里,是虎猫属的邻居,但它的适应能力比虎猫属任一种都要强。细腰猫主要以老鼠为食,猎物多在0.5千克以下。

细腰猫

北方贵族:猞猁家族

猞猁家族几乎与山狮家族同时分化(700万年前),包括今天的猞猁属成员——三种猞猁和短尾猫。大约320万年前,短尾猫与三种猞猁分离,而三种猞猁直到150万年前仍有共同祖先。

猞猁属外形特点鲜明。脑袋浑圆,吻部缩短,比其他猫科少两颗上牙(猞猁属28颗牙,其他猫科30颗)。耳朵长,耳尖毛簇也长。四肢修长,身体纤细。尾巴极短,好像兔子尾巴一样。脚掌大、毛长,适合在北方雪地上生活。

欧亚猞猁

猞猁是捕食兔子的专家,其中加拿大猞猁特化捕食雪靴兔,而欧亚猞猁、伊比利亚猞猁和短尾猫仍保持了多样化的饮食,同时捕杀不少有蹄动物,与野兔相比,欧亚猞猁更爱吃狍子。

猞猁属都是北方居民,短尾猫生活在美国,分布最偏南。加拿大猞猁和欧亚猞猁分别生活在北美和欧亚的针叶林中,是分布最靠北的猫科,也是北极圈附近仅有的猫科。伊比利亚猞猁仅见于伊比利亚半岛,全球只剩下200只左右,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猫科动物。

短尾猫

东亚精灵:豹猫家族

在山狮与猞猁分化后不久,北美的那群猫又有一部分迁回亚洲,这就是豹猫与家猫的共同祖先。距今620万年前,豹猫家族与猫家族分化,真猫类的八大家族至此全部现身。

有一类小型猫科动物介于豹猫属与猫属之间,分子遗传学分析显示它更接近豹猫属,与豹猫属在590万年前分化,它就是“网红”兔狲。兔狲代表了猫科演化的一个极端,它是最胖、最笨拙的猫科动物,在高原上靠伪装、埋伏猎捕鼠兔等啮齿动物。

锈斑猫

豹猫属4种成员都栖身于亚洲东部的密林之中,都很亲水,豹猫和锈斑猫以老鼠和小鸟为主食,而渔猫和扁头猫吃了大量的水生动物,主要是鱼和蟹。

豹猫是亚洲东部分布最广的猫科动物,它是菲律宾和琉球唯一一种本土猫科,也是我国东部最常见的小型“野猫”。锈斑猫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而扁头猫仅见于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其中锈斑猫仅重0.9千克,为最小的猫科动物,而扁头猫重1.5-2.2千克,在猫科中倒数第三小。

渔猫是豹猫属唯一一种中型猫科,性极为凶猛,它是最擅长游泳的猫科动物,也是整个猫亚科里最强壮的一员,据说动物园里曾有渔猫杀死过豹子。

渔猫

捕鼠能手:猫家族

与豹猫属在东亚扩张同时,猫家族占领了整个亚州西部、欧洲和非洲。这两个家族是有分工的,以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一线为界,豹猫属管东边,猫属管西边,而兔狲就住在这两个高原上。豹猫属喜欢潮湿的森林,而猫属喜欢干旱的草原和沙漠。

唯一越界的是丛林猫,它的分布比较广泛,在华南和印度支那也有分布。它是猫属最大成员,也是最大的小型猫科动物,可达13千克重,已经接近某些中型猫科了。而猫属最小的黑足猫,是仅次于锈斑猫第二小的猫科。

丛林猫

该属是家猫主子最近的亲戚,其中包括家猫的直系祖先——非洲野猫。野猫、荒漠猫和家猫构成了一个复合物种,为学术界所公认。但种的划分有争议,主合的专家主张把整个复合种合并成一个物种,而主分的专家则建议保留荒漠猫的物种地位,并将野猫拆分为欧林猫和非亚野猫两种,同时给家猫一个独立物种的地位。

与家猫一样,猫属动物都是捕鼠能手,不管是河谷地的丛林猫,南非草原的黑足猫,中东沙漠的沙猫,青海高原的荒漠猫,还是分布广阔的野猫,啮齿动物都构成了它们饮食的主体部分。

非洲野猫

猫属有个特点就是身上的条纹图案,在腿上很明显,体侧的斑点有时也融合成条纹(狸花猫)。该特征在猫科中实属异类,因为猫科祖先原猫身上就是豹猫、虎猫和豹那样的斑点,其后代要么是斑点,要么就是斑点退化了的纯色,只有老虎和猫属动物进化出了条纹。所以,一些养猫人看不起狸花猫的鱼骨纹,喜欢追求豹猫、薮猫的那种斑点,纯属不识货的表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