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60大战(腾讯360大战过程)
腾讯为何与360大战?
双方针对用户隐私权口水仗升级。
腾讯“封杀”360,是此前双方针对用户隐私权口水仗的升级。而之所以越闹越厉害,是360推出的两款软件使腾讯难以忍受:
一个是9月27日推出的 “360隐私保护器”——可实时检测并曝光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矛头非常明显地直指腾讯QQ;另一个是一个月之后推出的“扣扣保镖”——可过滤各种类型的QQ广告,屏蔽有关QQ插件,直接给腾讯带来巨大损失。
2010年11月3日下午6时左右,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公开信》: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扩展资料:
腾讯与360大战法律途径解决:
2012年11月,360向广东省高院起诉称,2010年11月3日,腾讯发布《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明示禁止其用户用360软件,否则停止QQ软件服务;拒绝向装有360软件的用户提供软件服务,强制用户删除360软件;
采取技术手段,阻止安装360浏览器的用户访问QQ空间,其间大量用户删除360相关软件。此外,腾讯将QQ软件管家与即时通讯软件捆绑,以升级QQ软件管家的名义安装QQ医生,构成捆绑销售。
360诉腾讯垄断一案2014年10月16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落判。最高院认为,腾讯公司的行为不构成反垄断法所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故驳回奇虎360的上诉,维持原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360PK腾讯 互联网史上最激烈对决
当年腾讯为什么和360撕破脸?
好几年前,这两个软件公司打得不可开交,水火不容,引发了当时网络上空前绝后的撕逼大戏:腾讯说,只要你安装了360就别用QQ,360说,你窥探了用户隐私还威胁用户,不要脸。精彩程度史无前例,业界称之为“3Q大战”。
还记得当时网民们纷纷站队,QQ和360的支持者均不在少数,茶余饭后的话题都是在讨论到底应该支持谁。总之热闹了好一阵子,以双方对簿公堂告终。
那就是从那以后,你都可以用免费的安全软件了,3Q大战是安全软件免费导火索
2010年以前,中国的PC安全软件很多都是收费的。这些安全软件有瑞星、江民、金山以及国外的卡巴斯基、诺顿等等。中国许多PC用户都使用盗版的安全软件保护电脑,因为没有为软件掏钱的习惯。
2006年7月,奇虎360发布首款免费安全软件——360安全卫士,后又推出免费的“360杀毒”。利用“免费”,360安全卫士仅1年时间就成为安全软件市场的老大。周鸿祎借鉴腾讯QQ聊天软件免费,增值服务、 游戏 收费的模式做“免费安全软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360免费杀毒软件并没有彻底改变当时“安全软件收费”的现状。毕竟“杀毒软件收费”这一模式已经施行了近20年。
而在2006年12月,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公司也正式推出一款名为“QQ医生”的免费安全软件,这是腾讯电脑管家的前身。第一版QQ医生聚焦于查杀QQ盗号木马的功能,接着又陆续加入了系统清理、流量监控等安全管理功能。
直到2010年1月,QQ医生联合诺顿杀毒软件向QQ用户赠送免费半年使用权, QQ医生一夜之间下载量暴增。此举,让依靠免费安全软件尝到甜头的奇虎360认识到腾讯的免费安全软件将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有传言称,为应对QQ医生的推广,周鸿祎连夜将2010年春节休假的员工召回。这被认为是“3Q大战”的前戏。
2010年5月31日,腾讯公司将QQ医生升级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同时上线木马查杀、插件清理、系统清理等功能,这些功能加速了3Q大战的开始。2010年中秋节期间,用户安装的“QQ医生”升级为“QQ电脑管家”,并具备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扣扣保镖”,腾讯也积极迎战360,至此“3Q大战”正式全面爆发。紧接着,相关管理部门紧急出面制止了这场战斗。而腾讯与360则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官司中,2013年4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曾作出一审判决,奇虎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判令其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500万元;随后,奇虎360上诉,二审维持一审法院的判决。
这场耗时4年的“3Q大战”最终以腾讯公司在法庭上的胜诉而结束。这一战,让金山、瑞星、江民等老牌安全软件企业纷纷推出免费安全软件策略,虽然当时还只是限时免费。但是3Q大战却是安全软件彻底免费的导火索。
2010年爆发的3Q大战是pc互联网最后一战,这一战让马化腾和周鸿祎到现在仍然交恶,也让腾讯从一个抄袭大王变成了一家市值5000亿美元的“没有梦想”的公司,也让周鸿祎一战成名,奠定了其红衣大炮的风格。
3Q大战的最根本原因是360公司推出的“隐私保护器”的迅速发展,影响了腾讯腾讯立身之本的社交工具QQ ,当时市值425亿美元,但腾讯的核心就是社交工具qq,qq为腾讯提供了全部的流量和收入来源,如果有人攻击qq,那腾讯的商业帝国就会崩塌,即使现在也一样,如果有人攻击微信,或者微信被颠覆,那腾讯还是会像3q大战一样反应强烈,现在 微信和抖音的公关大战,本质上都是为了争夺未来流量形态的战争,谁和腾讯抢流量,腾讯就会对谁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360不是第一家,在当时还有一个类似产品叫做“QQ珊瑚虫”版本的软件,阉割了Qq的广告等功能,同时增加了地域、正在输入等优势功能,当时该软件作者陈寿福被判向腾讯赔偿经济损失十万元
我们再回到2010年,2010年的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 社会 关系,强制用户接受它的产品。所以《计算机世界》除了封面文章《狗日的腾讯》
我们再回过头来来3q大战的脉络: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了其新开发的“隐私保护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
之后,QQ控诉360浏览器涉嫌借黄色网站推广。
2010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
然后,360表示自己被腾讯打击报复,也用了360安全卫士弹窗进行推广 随后,国家相关部门介入协调,360召回了扣扣保镖产品
在当时,马化腾的说法是:这场战斗还将持续,我们坚信必将赢得用户的支持,打赢这场战斗。”
而周鸿祎同样的尖锐, “腾讯这个横行的霸权即使要倾轧过360的身躯,360也一定要让这个恶霸付出代价,这就是腾讯必须要把知情权和选择权交还给亿万用户。”
已经有很多答案回答了 3Q 大战的经过,在此我不再赘述,但是对于重点的为什么会打,却没有几个回答,下面我就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一战。
1、360 的崛起
今天我们都知道,360 是互联网安全的企业。但是上世纪 90 年代,还没有互联网安全的概念,当然也没有 360。那个时候,这个市场叫杀毒软件市场。更早的时候,还不是软件,而是硬件——防病毒卡。
1991 年,瑞星公司成立 ,开始做防病毒卡。1993 年的时候,瑞星成为这个市场的老大。1994 年,江民公司成立,做出了旗帜性的 KV100 杀病毒软件。
1995 年,瑞星创始人王莘生病了,瑞星公司群龙无首、业绩下滑,而江民杀毒软件开始在中关村崛起。
1998年,康复归来的王莘重返中关村,当时江民已经占了杀毒软件市场的 80%。
这时候王莘就用了一招,以超低价格,对硬件厂商捆绑销售瑞星杀毒软件。当时100 块一套正版软件瑞星只卖 10 块。
由此,一年后,瑞星做到了计算机安全市场占有率第一位,并当了很多年的老大。
2001年,雷军的金山也推出了金山毒霸,进了这个市场。
这三家公司的产品,瑞星、江民和金山,都用按件付费的方式打来打去,持续了好几年。
接着 2006 年 7 月,周鸿祎进场了。奇虎公司推出了 360 安全卫士,赠送卡巴斯基杀毒软件半年使用权。
同年12月,腾讯公司也推出 QQ 医生。至此,今天重要的网络安全主角就全部入场了。
2008 年,360 发起了进攻,周鸿祎拿出了大杀器 - 「免费」。通过打这一仗,一举拿下了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里的绝对地位。
至此,周鸿祎用了 11 年,才拿下一块对他来讲算是真正战略根据地的江山。
2、腾讯来袭
2010 年腾讯的「QQ 医生」改名为「QQ电脑管家」,涵盖了 360 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
为什么要打,因为腾讯想进军互联网安全领域,而这威胁到了 360 的根基。
周鸿祎用 11 年打下来的江山,才安稳了 1 年,腾讯就大兵压境,搁谁谁都要拼命。
虽然 2010 年 360 的估值只有 4 亿美元,而腾讯的市值是 400 亿美元,相差百倍,但「战神」周鸿祎会管这个,该战还是战。
当然,3Q 大战同时成就了 360 和腾讯。
一仗之后,腾讯推出了开放平台,并改变了公司的生态策略。到了 2010 年,腾讯市值 400 亿美元,今天已经是 3800 亿美元了。
360 用户与收入都大增,并且第二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3、彩蛋
2010 年 3Q 大战时,马化腾曾接受采访称「周鸿祎要我们投资他,就像微软投资 Facebook 一样。周鸿祎还说要联合我们打百度,把搜索流量卖给我们。他会出一个拦截百度的东西,先攻击百度的医疗广告。」
看百度医疗广告这个弱点,早在 2010 年就被发现了。
2010年,腾讯和奇虎360掀起了著名的“3Q大战”。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了新开发的“隐私保护器”,专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随后,QQ立即指出360浏览器涉嫌黄色网站推广。2012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并走上了诉讼之路。
为什么撕破脸皮?主要还是由于利益关系,而且奇虎360已经严重影响到QQ的独立和安全,你想,谁能允许自家的产品被别人控制和监控,还是假借用户的名义。
这个申明,显然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不论如何也不成立。事已至此,相关部门出手了。
其实,周鸿祎还是很高明的,因为360要去美国上市,中国有电脑的人都知道360,但美国人未必知道啊,你要去上市,不造点新闻和声势怎么行?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层,你就知道周鸿祎为什么会搞出这个事情,也就知道了三次官司,360全部败诉。最后,大家相互让步,360停止监控QQ,腾讯也撤回了七发布的二选一申明。
尽管360诉腾讯垄断最后失败了,但在上市的道路上,大获成功。
这就是周鸿祎的策略,很到位,很对头。
之后,又有了周鸿祎和雷军的微博口水战,为此,还引发了马化腾声援雷军。
针对小米手机董事长雷军发微博暗指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通过“骂人吵架做市场推广”,腾讯创始人马化腾转发雷军微博:“唉!其实他是个演员。剧情、套路、表情每次都差不多。雷总看透了就陪他练到底吧。”
“骂人吵架做市场推广”,周鸿祎确实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也是一位对营销推广、传播有深刻的认识,毫不夸张的说,周不但是创业者,更就是一位“营销大师”。
3Q大战,让360“名利双收”
3Q大战,唯一的获益者就是奇虎360,周以及360凭借此战,获得了国外投资者的认识,为奇虎360上市填上了重重的砝码。此战,说明了一个道理,也是营销工具上经常提到的“植田T理论”。
我不知道周是否运用了这个理论,但至少效果上是这样的。植田T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事物间相差悬殊性,借助其中一个事物的影响力来提升另一个事物的影响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吵架”是最经济的传播方式 “吵架”只是表象,本质是上市的造势,360成功了!
3Q之战本质,是要借助腾讯的大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投资者的认识
吵架其实也有好多种,有的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种是“死皮赖脸”的靠上去吵,还有的是商量好的“互相炒作”。
周鸿祎每一次事业的“转折”基本都用到了“吵架”这种低成本的传播方式,这说明了周对互联网以及传统的传播和营销,是有独特天赋、天分及见解的。
观点:深知精准营销CEO 蒋军
提供互联网精准营销策划运营,品牌IP化构建,场景化产品策划,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营销运营,资源导入及项目落地,快速实现销售转化。
因为当年的 腾讯想一家独大 !
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下腾讯的 历史 ,就会发现在腾讯与360,展开撕逼大战之前,网络上总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腾讯之下,寸草不生。”
在2010年的时候,360发出了所谓的隐私保护器,这款软件能够搜集QQ是否侵犯用户隐私。随即,qq指出360浏览器涉嫌黄色网站推广。
众所周知,涉黄一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曾经风靡一世的宅男神器快播,其主要负责人王欣就因此入狱。
腾讯出此狠招,想必是想一举把360整死。而且,继续下死手。在2012年11月的时候,腾讯宣布,装有360的电脑停止运行,QQ用户必须卸载360,才可以登录QQ,它在强迫用户2选1。
所谓杀人不过头点地,腾讯当年这样的吃相,很难看! 与今天慈眉善目的腾讯爸爸,完全不在一个状态。
据说当年的腾讯曾经收到过360的周鸿伟伸出的橄榄枝,周鸿伟曾经希望和腾讯联手一起压制百度。
然而当年的腾讯帝国是一个封闭式的帝国,并没有成为今天的腾讯商业生态系统
这就是为什么腾讯,在和360展开3q大战的时候,很多互联网江湖的人都站在360那一面,因为腾讯 不给他们一口饭吃 。
这个原因也是腾讯当年和360撕破脸皮最重要的原因。
而在此后,整个腾讯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反思。腾讯爸爸开始变得慈眉善目。腾讯的投资能力也迅速增加。同时,腾讯的投资部门渐渐倾向于胳膊肘向外拐,这使得腾讯系盟友们得到了比腾讯内同行更好的发展,比如京东。
周鸿伟也正式确立了自己红衣大炮的江湖地位,360从此也从软件中正式一骑绝尘,体量迅速变大,堪称行业王者。
能带来这一切的,都是这一场"3Q大战“。
表面上:老周自己在天天向上也说了,因为360出了个拦截腾讯广告的一个功能!PS:当时这些广告收入占腾讯的一半以上,所以腾讯报复的!实际上是腾讯趁360上市前大搞自己的QQ管家,360觉得有威胁,才去搞腾讯!最后360输了官司,赔钱道歉,理由:不正当竞争
呵,腾讯什么东西,用他还给非洲送钱呢!你们可以百度一下腾讯最大股东,不是马化腾,是南非报业,整整持有腾讯34%的股份。反正已经把所有腾讯相关的东西卸载了(除QQ) 游戏 特别坑。就算网易的东西贵一点,至少不会把钱往国外花。用了8年的360,比腾讯好多了,360出的勒索病毒的代码被腾讯抄袭了过去,腾讯就是抄袭狗!!!
知道360一开始的装机量怎么来的吗? 是跟快播捆绑式安装的。 水军也别洗白 当时我就是这样才安装的360 一安装就是好几年。 3q 一开始是360推广一个专杀QQ广告的软件。那时候好多人为了QQ没广告就都安装了。 二选一的时候 我选择的是360 因为它当时比较软小 人性总是喜欢站弱势群体这方。
直到后来。。360浏览器 360杀毒 360手机助手 手机版的360助手 360杀毒之类的捆绑 md手机一插电脑就给我安装各手机助手
不愧是流氓软件之父 详情请搜3721
抱歉 360再见吧
首先说一下腾讯方面做了什么,当时的QQ软件本身盈利能力出现了下降,会员数量一直直线下滑,所以腾讯动起了歪脑筋,根据卡饭论坛、看雪安全论坛等国内知名的网络安全论坛的测试发现,自QQ2010beta2版本开始,QQ主进程就存在着大量扫描读取硬盘的行为,并且会把扫描到的用户数据文件上传,经过抓包发现,这些被上传的文件包括IE浏览器记录,IE注册表,第三方软件注册表,Office文档,数据库文件。
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用户隐私安全,大量的读盘也让当时大都配置不高的电脑十分卡顿,对于这些行为,先不说360,美国的麦克菲安全软件直接把2010版QQ当作病毒处理,赛门铁克诺顿一开始查杀QQ为病毒,后来加白但在信誉云中把QQ列为信誉度极低的程序,但当时国内的金山毒霸瑞星和江民以及俄罗斯的卡巴斯基考虑到自己的市场并没有查杀QQ,而麦克菲诺顿等在国内没什么市场所以对QQ影响不大,所以当360推出QQ保镖,封禁QQ读盘,限制QQ上传文件的时候,360就杜自站到了腾讯的对立面,后来爆发了3Q大战。
3Q大战的影响:
迫使360下架了QQ保镖,其禁止QQ读盘和限制QQ上传的功能被集成到了360卫士的功能中,且360不再拦截QQ宠物等QQ的小功能的自启动
腾讯也做出了一定让步,至今为止腾讯一直默认360卫士禁止QQ读盘和限制QQ上传的行为,以及之后360拦截qq自动安装捆绑软件的行为,并且在没有装有360卫士的电脑上也不扫描上传360浏览器等360产品的数据,自此之后两家产品恢复兼容,但腾讯在安全领域一直发力,尝试压缩360的市场以消除360卫士对QQ的限制的影响。
2010年好像10月份,因为腾讯原来的QQ医生变成了电脑管家(从QQ修复软件升级到杀毒软件)大规模的通过QQ捆绑推送,强占用户电脑,那会360装机量挺大的,一般人电脑就在原来有360情况下莫名多了QQ杀毒软件,360就出了一个扣扣保姆,是去除QQ广告的,还说可以防止QQ偷窥用户隐私,要断了QQ的广告财路,腾讯马上就弹窗发布了二选一。就没几天的事情,国家出面自制了。。。。我是历历在目
360和腾讯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最后如何解决的?
360和腾讯战争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最后如何解决的?
北京朝阳区法院一审判决公布了腾讯起诉奇虎360一案的结果:奇虎360败诉,停止360隐私保护器的第一版(测试版),赔偿腾讯40万元。
北伐战争的最终结果
1926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 *** 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为了彻底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以 *** 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先遣队,他们英勇善战,获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
在我党的领导下,广大工农群众对北伐战争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援,使国民革命军迅速地向前推进。西路军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汉;中路军解放了江西;东路军解放了福建。1927年初,北伐军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是,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势力在帝国主义支援下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同时,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影响,党没有能够采取应付突发事变正确的措施。结果,蒋介石反动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
腾讯360之争的原因 3q大战最终结果是什么 谁赢了
哦,3721啊,老在跳,又闹啊。
360儿童卫士有漏洞,企鹅小题大做,漏洞已修复过去了
360就是一流氓软体,打着免费安全旗号,也不是好东西。你以为他免费?你看到的广告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无形在付费了。官司结果就是腾讯胜利。360你可以查查,官司输了多少次了
360和腾讯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2010年11月10日下午 ,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腾讯与360已经相容
印度和中国的战争是什么战争最终结果是什么
对于发生在1962年6月至11月间的中国和印度的战争,中国称之为对印自卫反击战,外媒则称之为中印边界战争。
战争的结果:中国取得了区域性胜利,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遏制了印度蚕食我西南领土的野心和嚣张气焰。但在1962年11月21日,中国(单方面)宣布:从22日起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并主动后撤。从12月1日开始,我军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我方一侧20公里以内。
双方战争伤亡:
在整个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共完整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击币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虏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缴获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我军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1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1524名)。
坏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人的最终结局是报应
(cosz)^2n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等于1×3×5×……×(2n-1)。 注意:其中!叫做阶乘符号。 阶乘: 个正整数的阶乘(英语:factorial)是所有小于及等于该数的正整数的积,并且有0的阶乘为1。自然数n的阶乘写作n!。1808年,基斯顿·卡曼引进这个表示法。 亦即n!=1×2×3××n。(cosz)^2n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腾讯与360之争始末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腾讯这家网络巨头兼全民公敌要将QQ医生升级成安全套装推向用户,这一下就碰到了360的敏感神经,一是因为360就是吃这口饭的,二来腾讯干掉百度、阿里巴巴以外的公司的事件历历在目。360可不是吃干饭的,坐以待毙的事它可不干。说白了,这是上次"杂志封面上的企鹅被插三把刀"事件的继续
其实前几天的集体反对360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只有腾讯一家,不过它们斗来斗去不影响用户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3号腾讯发表了QQ、360二选一的声明,现在马化腾还乐嘻嘻的,他可没想到这招可是大错特错了。
古代战场上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天的商场上有成也用户败也用户。大家要注意腾讯发表的声明不是针对360的而是针对用户的,它是在威胁用户。
在看到腾讯的声明后我则在我的网易博客上写了"如果腾讯说--要想用QQ就得卸载360,我就卸了QQ;如果360说--要想用360就得卸载QQ,我就卸了360。吗德,谁威胁老子,老子就废了谁!"的留言。我想这是广大网民的心声,只是有些人还没有发现"腾讯的言论是在威胁用户"这个基本事实。
其实360也有不对的地方,它不应该推出专门针对QQ的扣扣保护器,这是明显的不正当行为。
我还要提醒一下大家以后上网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例如,我用网易的邮箱和博客,腾讯的QQ,搜狐的输入法和浏览器,人人的社交平台,环球网、凤凰网的新闻,百度、google的搜索引擎,阿里的购物平台,迅雷的下载网站和工具,金山的wps和微软的office……我早就知道上网时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一家网站会被威胁(这个词不太好,不过突然忘了想要用哪个词了,也许是"绑定")。腾讯现在之所以总是消灭掉新生公司,就是利用了网民的懒惰心理与行为--各个网站之间切换起来太麻烦,既然腾讯有我就不用其它家的了,于是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腾讯的篮子里--腾讯的QQ,腾讯的邮箱,腾讯的空间(博客加社交平台),腾讯的购物,腾讯的游戏,腾讯的下载工具,腾讯的输入法,腾讯的新闻,腾讯的视频……
所有的一切都是腾讯,于是你被绑定到了腾讯的列车上,完全失去了目的地,它开到北京你就在北京下车,它开到上海你就在上海下车,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里。这样它就可以威胁你了,而且即使受到威胁你也无还手之力。
其实腾讯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威胁用户二选一,但它对我就一点作用也不起。
成也用户败也用户,腾讯似乎忘了昔日的网络巨头雅虎被无数网民抛弃的历史。腾讯的业务虽多,但核心的还是QQ,它所有的业务都建立在庞大的QQ用户上,其实现在只要某个公司推出
一款比QQ更强大更符合用户的及时通讯软件,就会有人开始抛弃霸道的腾讯,久而久之,腾讯就会变成另一个雅虎。
腾讯QQ和360大战的事情经过?
近日360与腾讯之争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但广大网友可能不明白,这其实不是360与腾讯之争,而是中国全体IT界在与腾讯干的一场反垄断、反山寨、反掠夺的战争。360以及多数网站,包括腾讯,其实走的都是免费+增值服务或广告费的盈利模式,不同的是,大多数网站是术有专攻,做杀毒的就做杀毒(360、金山。。。)、做影视的就做影视(PPLIVE、PPS、迅雷。。)、做棋牌的就做棋牌(联众。。),而腾讯不同,它利用自己在QQ客户端高安装率的垄断地位,什么都做,更恶劣的是,它没有创新,从始至终都是山寨。当一个项目别人从创意到实施到培养用户习惯都做到位了以后,腾讯就开始山寨,将别人的劳动果实据为己有,使别人付出的心血及投资化为乌有,这是最恶劣的行为,是也最受广大IT界人士所诟病的。大家想想,现在在腾讯玩棋牌游戏的,是不是多数都是从联众过来的?看QQ直播的,是不是都是从PPS、PPLIVE过来的?种菜偷菜的是不是都是从人人、开心过来的?大家回头再看看,当初给你们带来惊喜、欢乐的这些网站,要么不存在了,要么没有进一步的投入而残喘。这就是腾讯的山寨文化,它山寨别人,确实给Q友们带来了方便,直接在QQ面板上就能启动相应服务,再不用输网址、登陆等等操作,但给广大Q有带来方便的同时,它也在扼杀别人的创新、创意和创业精神。
互联网本应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如果这样让腾讯干下去,以后互联网的创新意识将逐渐被腾讯扼杀,将没有人或者机构给中小IT公司提供资金助其发展,多彩的互联网将变为黑白,以后大家只能用QQ提供的收费服务了。也许大家会说,腾讯实力那么强,他也可以搞创新啊?呵呵,腾讯从骨子里就是山寨文化,从它诞生开始就是,靠他们的山寨脑袋能有创新,简直是笑话,他们只有收费手段的创新而已。
看了网上网友对该事件的评论,对双方评价基本上是对半开,但在IT界,我想应该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没有几个会支持腾讯,也就是说马化腾在IT界基本上是孤家寡人,前面有网友说“怎么各大网站都是腾讯的负面新闻”就说明了问题。现在搜狐的张朝阳已经站出来公开支持360了,其他的IT界大佬暂时还没露面,但可以看出来都在背后以行动默默的支持360。腾讯在中国的IT界是一大鳄,无论是资金、用户资源还是政府关系方面,暂时没有一家IT公司能够直接对抗,所以多数IT界精英都选择是沉默,最多是暗中支持360,只有360的周鸿祎是个真汉子,敢于直面腾讯,我想这也是被腾讯逼急了,他不愿再沉默中灭亡,而是选择是反抗。
目前腾讯所拥有的业务中,除了搜索和网购业务无法和BAIDU和淘宝(阿里巴巴)抗衡外,其他业务对手基本上都被腾讯绞杀了,而百度和淘宝能够对抗腾讯的进攻,除了他们的实力不俗的原因外,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从百度、淘宝和腾讯这三家公司的股份结构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都有IDG、高盛等国外风投的影子,也就是说,这三家公司基本上都有共同的股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这三家公司能相安无事了,所以腾讯其实一直在干着绞杀国内IT创业人士的勾当,是一个十足地汉奸公司。现在的国内IT界,成了这种现象,有了创意也不敢创业,创业本身就有风险,做不好是死,做好了呢?呵呵,如果被腾讯盯上,也是死,而且死的更冤。当初联众的创始人说过,他今后只投资腾讯不能干的项目,他也算是一个在IT界成功创业的典范,如今确躲着腾讯走,真是悲哀啊。是啊,现在的有钱人宁可去炒房、炒绿豆、炒大蒜,也没人敢给IT创业人士投资,长此以往,中国互联网必死。
前段时间胡总到腾讯总部视察,对腾讯评价很高,讲话内容别的我没记住,只记住了一个词“创新的企业”,听到这个词我笑了,呵呵,英明的胡总啊,你赶快把给您写发言稿的家伙拉出去枪毙吧,这不是让您老人家在全国人民面前闹笑话吗,哎。
其实腾讯完全可以做的更好,完全可以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公司,完全可以采用收购、入股、接入合作的方式,做到双方共赢,即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能保持互联网的创新和创业积极性,使更多资金投入中小IT创业公司,这样,不但能够保持互联网的多样性,而且能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更大的社会效益。但是腾讯很令人失望,这里面也许有国外风投为了利益对其的施压原因,使他不顾民族大义,毅然走上了为帮主子实现利益最大化而绞杀国内IT同行的不归路。
那些为腾讯摇旗呐喊的网友们,殊不知,你们其实是在培养下一个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动。但中石油、中石化起码还是中国的公司,起码能保证我们的石油和通讯需求,但当腾讯真的垄断了互联网,当互联网没有了创新,广大网友还能这么滋润吗?IT界还能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吗?资本都是血腥的,当国外投资机构在腾讯身上赚的盆满钵溢的时候,才不管你中国的互联网是生是死,才不管你中国的IT界有多少人失业。
难道腾讯你就甘愿为了主子的最大利益,不顾民族大义,将中国的IT业绞杀到底吗?
3Q大战(360跟腾讯之间的商业战)和华为的“备胎”给你什么启示?
腾讯QQ与360安全卫士爆发重大冲突,具体如下:
奇虎360与腾讯的纠葛由来已久,被业界形象地称为“3Q大战”。
2.源于2012年双方“明星产品”之间的“夹击”。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隐私保护器”,专门收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随后,QQ立即指出360浏览器涉嫌利用色情网站进行推广。
3.装有360软件的电脑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能登录QQ,迫使用户“非此即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