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阴阳(何为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04 评论:0

为什么自古就有阴阳之说,何为阴阳?

阴阳学说是自然界对立同一辩证法则,是宇宙物质世界的基元,阴阳就是太极中产生出来的互体,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而产生万物,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阴阳二气合一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说明人的生命活动。

“阴阳”与“五行“是中国文化中经常提及的基本概念,只有真正理解其含义,才能领悟华夏文明的博大与精深。如果不清楚其含义,也难以理解中医及其对生命的认知。

中国文化中的阴与阳,并没有特定的指称,而是泛指所有事物的正与反,动与静,表与里….等两方面的对立或矛盾,以及相互的转化。阴阳其实就是两个相反属性的事物,比如男和女,白天和黑夜等。当我们把一个事物定义为阳的时候,它对立的事物就是阴,比如在计算机编码中的1和0,当把1定义为阳的时候,0就是阴。

“阴阳”二字最初产生于农业生产,先民发现在山的南面,面向阳光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记为“阳”,在山的北面,背向阳光有助于农作物的收藏,记为“阴”。

古代对城市定位定名的规则是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沈阳的主城区都在浑河北边,水之北为阳,所以叫“沈阳”。江阴在长江南边,淮阴城位于古代淮河之南,洛阳在洛水的北边。还有贵阳、咸阳、辽阳、丹阳、莱阳、襄阳等。

  中国先贤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阴阳"的思想对儒家、道家都影响很大!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在《系辞》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全本《易经》其实就是在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易经》的基本思路其实就是:阴阳交感而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是阴阳的对立统一。

《易传》中规定,奇数对应天,属阳类,象征着吉祥和幸福;偶数对应地,属于阴类,有阴冷和不祥的含义。自汉代以来古建筑大多数以奇数开间,各类古塔的层数也都是奇数;成婚的日期以双月、双日、送礼要成双成对,陈设、婚宴用品也要用偶数。偶数为婚姻中的吉祥数。

黄帝内经说得更详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阴阳,是中华科学一切分支的共用原理。阴阳既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也是所有学科的归宿。是所有学问的入门知识,也是所有学问的最高境界。这个不是矛盾,这个循环也是阴阳转化得出的结果。

太极图简单明了地将阴阳两仪及阴、阳互相变化,从形象的图示向我们解释阴、阳之道。众所周知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属性的物质及其相生相克。对中医五行藏像的理解,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执一端。

五行藏像,就是以存在于自然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现象,对应人体肺、肝、肾、心、脾胃五种器官系统在人体内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 

中国古代人通过对宇宙的观测,发现了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五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对地球环境人及生物的影响最大,并由此产生了五行(金气、木气、水气、火气、土气)。太阳、月亮、五星所形成的场是以阴阳五行之气对地球、人类及生物的影响作用。具体影响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年、月、日记时。阴阳五行之气变化、人的生命力周期、人体三节律(智力、体力、情绪)与月球有关。

何为阴阳举例说明?

古人仰观、俯察取类比象,将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现象,抽象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易传》:一阴一阳谓之道。

举例:

1、天地。

《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

2、日月。

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3、昼夜。

《礼记·祭义》:“日出于东,月生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

4、寒暑。

《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

5、夫妇。

《礼记·郊特牲》:“玄冕齐戒,鬼神阴阳也。”

6、男女。

明归有光《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

何谓阴阳?其有哪些特征?

阴阳就阴面和阳面。阴阳最初的涵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逐渐引伸为指一切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人把阴阳作为两种特殊的气,有的将其作为两种具体的对立力量。当古代阴阳学说被引进中医学领域后,古代医家一方面汲取其合理的内涵,另一方面则据医学经验和成就将阴阳的哲学概念与医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学说”。《灵枢。阴阳系目月》指出:“阴阳者,有名而无形。”中医学中的阴阳不再是专门代表某一个别的、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从事物或现象的具体特性中抽象出来的某些相对立而又统一的属性,具有普遍性意义。

何为阴阳?

什么叫阴阳。 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晴天算不算阳,哦,大太阳,阳光很明媚,一定是阳,它出太阳,你自然就感觉到:哇!心情很愉快,做事情很奋发,阳本来就是向外扩张的,它不是向内收缩的,你看一热起来,大家都是往外去伸张,相多得到一点冷空气嘛,可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大家就缩了,开始缩起来,这样才不会受寒嘛,所以:往外张是你知道是阳,一向内缩你知道是阴。往外张是是阳,向内缩是阴。慢慢地我们就把太阳叫做阳,把月亮叫做阴。所以,你要看什么时候月亮圆,什么时候月亮缺,你要看阴历,你不能看阳历,阳历对不准的,阴历十五,月一定很圆,一年有12个十五,12个月里面哪个月亮最亮,哪一个月?八月十五,月亮很亮的时候,就有一点阳的味道,所以那天晚上大家都很不安宁,所以我们才说这天是中秋节,大家吃月饼,要一家和乐,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措施。因为月亮它会引动潮水,它还会牵动我们人的感情。我想我们中国人,向自然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所以一个人白天你要精神好,要阳气足,你才能够做事情,到了晚上你慢慢要阴起来,要让它冷静,然后才可以好睡觉。天是阳,地是阴。有没有人会颠倒,大概不会,人活着,叫做我还在阳间,人死了,对不起,已经归阴了,就叫归阴了,有谁死了说归阳了?归阳了那到哪儿去了?死了就归阴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学。活着就是阳气要足。好,我们看完外面,再看看里面,那就更有趣了,你把手伸出来,我问你哪个是阳,哪个是阴?手心是阳还是阴?手心是阳,没有人手心是阴的,手背才是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都是肉就表示它归一。你说我不要手背,那手心也没有用,光要手心手背也没有用,它阴阳是不分开的。 阴阳是不分开的。我们打手心,有没有说打手背,来,把手背给我打,那很残酷嘛,打手心是爱护他,打手背是折磨他,你看不一样,为什么?手背打起来很痛,手心它肉比较多,而且是动得快,一打就收回来,这个它弯不了,前面活动性大的叫阳,活动性比较不厉害的,缓慢地就叫阴。这个人很奇怪,人的脸如果朝这边的话,你那个活动在一定朝这边,没有人说我手心动不了,我手背很厉害,手背难道只抓自己的鼻子,你还能拿东西吗?这非常好的配合的,这两手哪一手是阴,哪一手是阳?同样是手,怎么忽然变得有阴有阳?很简单!你常用右手的,右手就是阳,比较笨拙的这手就是阴。我是用左手的,那我左手就是阳,这边就是阴,这是相对的。还有更妙的,大拇指是什么?是阳还是阴?大拇指是阳,那阴呢?四个手指头就叫阴。你慢慢就体会到,原来阳就是奇数,阴就是偶数。阳是奇数,阴是偶数。凡是天底下的数,成双成对的,偶数的都叫做阴,单一的都叫阳,13579都叫阳,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头是阳,脚是阴,因为头只有一个,它是奇数,所以叫阳;脚有两只,偶数就叫阴。你慢慢听到现在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向自然去学习,我们不再做人为的操作,大家有空常做这样的动作(伸出两个拇指,其余四指握起来,然后伸出四指,卷起拇指。这样循环做动作),对你身体非常好,因为它会使你全身的经络都带动起来。大自然包罗万象,千奇百怪,如果进行分类的话,将是一个看不到头的天文数字,但是《易经》却只用了阴阳两个元素,就包含了宇宙的万事万物,人类是自然之子,我们想要了解自然,了解人类自己,可以从了解阴阳开始,那么阴阳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阴阳它不但是相对的,它不但会变动,而且它也是不可分割的,这一点是非常难理解的,经常会忘记,但是你都在用,因为我们受了大多的现代的教育,都说一切要分得清清楚楚,你看自然怎么分得清楚,我问你你怎么分得清楚,白天跟晚上你分得清楚吗?你根本分不清楚,白天白天突然间(黑)了,黑夜黑夜突然天亮了,它没有一个很明确地说像开灯一样,开了关了,没有啊,今天亮得晚,明天亮得早,每天多少有点不一样,一切一切,它是分不开的。这个是发芽(教授拿起讲台上的一枝发芽的花枝),这个是叶子(教授拿起讲台上的一个带叶的树枝),那个是阳,那个是阴?发芽是阳,因为它不断地在成长,这个(树枝)是阴,所以要摘,摘叶子,不要摘芽,摘芽是仁道的,叶子你采几个没关系,也许回去带可以替我介绍给别人,那你说你这不对,怎么把这个芽摘下来,没有啊,我们讲《易经》的人,不能违反自然,这个是假的(带芽的枝条),这个才是真的(树枝),真的芽我就不能摘了,一摘就是违反自然,假的芽做得很低而已,所以有真就有假,有假必有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是阴阳。

何为阴阳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标签:何为阴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