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全食图片(天狗食月图片)
今年首场月全食将在天宇上演,并带来“红月亮”,正确的观赏方式是什么?
今年首场月全食将在天宇上演,这是一件令人非常兴奋的事情,而且更为惊喜的是:带来了“红月亮”。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观赏方式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毕竟人云亦云。现在,我将为大家归纳一下一些大家比较看好的观赏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直播观赏月全食。众所周知,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播已经进入人民的视野,在此奇特景观的出现之前,总会有各大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如此,我们就可以提前预约直播,等到了晚上,我们就可以直接拿着手机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沙发上吃着水果,和家人通过直播观赏月全食。
其次,我们可以到天台或者楼顶,以及宽广的室外进行月全食的观赏。如今已经进入夏季,室外温度适中,非常适合晚饭后散步,在奇特景观月全食出现之际,我们可以在户外散步,吹吹风,偶尔抬头欣赏月全食。我们还可以抱着小毛毯去楼顶,天台上躺着看月全食,偶尔拿起手机拍拍照片。此情此景,真的让人心情感觉到愉悦。
最后,如果我们不想看直播,也不想去户外看看月全食,最好的观赏月全食的方式就是在网络上搜索月全食图片进行观赏。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很多天文爱好者以及摄影师会拍摄高质量照片在网络上进行分享。通过这些分享的图片 ,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今年月全食景观的具体情况。当然,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亲自去户外空旷的地方看月全食,毕竟机会难得,下一次也不确定是什么时候。
综上所述,对于奇特景观月全食,我们的观赏方式还是挺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以上三种方式中进行选择。
月全食长什么样子图片
月全食的样子如下图所示:
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形成月全食。从地球上看去,整个月亮呈现出古铜色,也就是民众所熟知的“红月亮”。
月全食的形成原因
当地球、月亮、太阳在一条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月亮的光,就形成了月食。因为地球、月亮和太阳都是在不停的运动,地球挡住的太阳光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月亮的阴影也是一点一点的逐步变化,所以月食就有几种形态。
当地球完全挡住太阳光时,造成了月亮上一点光也没有,也就形成了月全食。这时,我们用肉眼就无法看清月亮,一段时间后,地球离开太阳,月亮就会一点一点的重新出现的我们的视野里,这个时间一般需要几个小时之久。
什么是古人说的“天狗”来袭呢?
“天狗”来袭,就是阴晴圆缺所说的月食
八月的夜空很美,八月的月亮也很忙。“月偏食”、“英仙座流星雨”、“天鹅座K流星雨”、“日全食”等天象将在本月的天空中先后登场。遗憾的是,最受瞩目的日全食会出现在美国东西两岸,在中国境内无法观看。
但是别急着伤心,此次我们可以观测到月偏食的“大戏”。据广东天文专家透露:8月8日凌晨将会发生月偏食,如果天气晴朗,“天狗”来袭,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欣赏到这一天象。
8日凌晨将会发生月偏食(图片来自网络)
当我们做好准备欣赏月食的时候,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月食的形成
月食,又作月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在望日(农历十五或十六日),且当日、地、月、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月球运动到地影内时,照在月面上的阳光部分或全部被遮挡,这时就出现月食现象。不是每个望日都发生月食,这是因为地球轨道面与月球的轨道面不在一个平面上。
月食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这是因为地球直径比月球大4倍,地球的本影远比月球的轨道半长径还长,所以月球只能穿越地球的本影区,永远不会进入伪本影区内。月球钻进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全食。当月球从地球本影的边缘掠过时,只有一部分进入本影,就形成了月偏食。
月球钻进地球的本影产生月全食(图片来自网络)
月球从地球本影的边缘掠过时产生月偏食(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月球自西向东运动,地球本影在月球处的直径大约为月轮直径的2.5倍,所以月全食的过程是从月轮的东边缘开始,由初亏、食既、食甚、生光最后到复圆,整个过程长达要一个多小时,有时几乎达2小时。
月面的亮度与颜色
月食时月面的亮度和颜色可区分为以下5级:0级,非常暗淡,几乎看不见;1级,稍亮,呈黑黄色,细节难以区分;2级,微亮,呈黑红色或棕黄色,中心有些暗斑,外侧相当明亮;3级,呈砖红色,能看见月面细节,但很模糊;4级,呈铜红色,非常明亮,外侧很亮,略有蓝色,可看到大的细节。
月食亮度与颜色(图片来自网络)
古往今来话月食
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发展。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
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
月食原理(图片来自互联网)
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后者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
2世纪时,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月食的观测
观测月食的地点并没有特定的条件限制,只要所在地看得到月亮即可。如果东方没有建筑物的阻挡,自家阳台就可成为月食观景台。当然,周围灯光较暗,观赏效果会更好。不过,灯光污染不至于让你看不见月亮。
至于观测工具,赏月用肉眼就能办得到。双筒望远镜和天文望远镜,则能锦上添花,让你看清月面盈亏、明暗变化的细节。
月偏食(图片来自网络)
一年内全地球最多发生3次月食,有时1次也不发生。机会难得,千万不要错过此次月偏食的观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