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伊拉克战争的真正起因和目的)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06 评论:0

美国打伊拉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原因介绍:

1.反恐。2001年的9.11事件曾经使美国获得了巨大的道义资源,但令全世界人民深感失望的是,美国滥用了这种资源,并在“反恐”的名义下大大扩张了其军事势力。

2.改变伊拉克的政权,进而重新规划中东的政治地图。从“民主和平论”的观念出发,美国认为,民主国家都是美国的朋友,专制国家皆是美国的敌人或对手。

3.布什家族与萨达姆存在私人恩怨。19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由于种种原因,当时任总统的老布什未能直捣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因此留下心病。

4.为了救美国的经济。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陷入衰退,迄今没有恢复元气。战争对美国经济有好处,首先可以刺激军事工业、军火工业。战争实际上是一个新式武器的试验场,也是一场流血的广告秀。而且,美国近几年连续打了一些胜仗,打仗不仅不亏本,而且还有许多赚头,美国人当然要乐此不疲了。

5.为了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小布什当总统已经两年多,2004年美国将举行新的总统选举。2001年9.11事件过后,小布什的民意支持率曾经高大80-90%,目前因为美国经济不景气,小布什的民意支持率已经降到了58%左右。为了扭转这种不利趋势,争取竞选连任,特别是避免重蹈其父亲竞选连任失败的覆辙,小布什决心孤注一掷,通过武力打击伊拉克,抬高民意支持率,以及通过战争刺激经济,从而顺利实现继续当美国总统的目标。

6.为了伊拉克和中东的石油。伊拉克所在的中东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的最大产油区,美国石油消费量地1/3来源于海湾地区。其中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2位,出口量占世界第6位。美国五角大楼曾经直言不讳地表示:有必要对伊拉克采取行动,促成该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使经济和能源自由化进入伊拉克,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就可以用伊拉克的石油来满足美国的需求。

7.为了控制中东地缘战略枢纽区。中东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还是重要的地缘政治枢纽区。它是连接欧亚非三洲的桥梁,也是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国家出入海洋的门户。伊拉克本身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可以说是中东的心脏地区。

8.为了预防“文明冲突”的发生。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1993-1996年间曾经提出一种理论,叫“文明冲突论”。这个理论认为,冷战后文明冲突将成为国际政治的主线,其中西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以及儒教文明的冲突将是最可能发生的。

9.为了打击欧元,防止欧洲成为美国在21世纪的主要对手。美国攻伊,暗藏着一个阴谋就是要打跨欧元。这个说法有部分道理。美国控制伊拉克特别是控制中东以后,实际上就控制了世界主要石油产区的油阀,也就可以操纵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

欧洲国家普遍对中东石油存在很大的依赖,石油短缺必然打击欧洲经济,破坏欧洲经济一体化事业,并最终导致欧元受到冲击。

10.为了推行新帝国主义,称霸世界,建立美利坚帝国新秩序。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称:美国在全世界拥有前所未有和无可比拟的实力和影响。

伊拉克战争介绍: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美国为何攻打伊拉克?

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原因有很多:经济原因、政治原因等。

一 、美国经济紧,几年来萎靡不振,当时小布什政府一直没有拯救美国经济的对症良方。小布什攻伊此举,想借攻打伊拉克之际,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特别是拉动军火工业的发展。

二、 美国欲重新洗一下中东的牌,整合一下美国在中东的实力,使之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搬掉萨达姆这块“反美英雄”牌子,除去了一块心病,阿拉伯世界中的反美势力将大受打击,原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阿拉伯世界就更无法凝集在一起,这更符合美国的利益。

三 、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自不待言,推翻萨达姆政权,扶植一个亲美政府,控制石油命脉,欧洲盟国只有唯美国马首是瞻 。

四 、打击欧洲盟国的经济,削弱欧元对美元的冲击,由于地缘的关系,对伊的战争的直接冲击对象就是欧洲盟国,大批的难民,以及占后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欧洲国家的打击都将是直接的。

伊拉克战争(阿拉伯语:التسلسل الزمني لحرب العراق),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战争真正开始是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7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该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

伊拉克战争(阿拉伯语:التسلسل الزمني لحرب العراق),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

2003年美国在阿富汗反恐战争,为何突然打伊拉克?真实原因有三点

2001年美国因为国内受到攻击,于是开启了反恐战争,当时因为阿富汗的 *** 支持 *** ,所以美国第一个就进攻阿富汗,围剿 *** 。而且从当时美国对外的政策来看,美国主要的精力都在进行反恐战争,都在阿富汗。但是2003年,美国为何却调转枪头对准伊拉克,突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呢?其实真实原因有三点。

1991年美国带领联合国军发动了海湾战争,集结了百万大军,2000万吨装备,在几十天内就彻底打垮伊拉克军队,使得伊拉克的精锐共和国卫队那是损失殆尽。可以说如果美国此时灭亡伊拉克,那是水到渠成,但是美国当时见好就收,将伊拉克重创,打回老家后,就宣布撤军,结束海湾战争了。

但是2001年,美国开启反恐战争后,在阿富汗打了2年,但是2003年却突然提出,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要攻打伊拉克。而且在几个月之内,快速绕开联合国组成美英联军,杀入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突然,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反恐战争打的好好的,为何在2003年突然要攻打伊拉克呢?其实根据解密的文件来看,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转移注意力。

2001年,美国开始阿富汗战争,虽然历经2年, *** 被打垮,阿富汗被占据。但是对于 *** 和本拉登的打击那是一无所获,尤其是美国花费巨大的资源,抓捕本拉登。但是在阿富汗没有任何进展,对此,美国国内反对之声开始兴起,对于 *** 不满情绪增加。

因此,对于美国来说东边不亮西边亮,既然阿富汗无法打开局面,那么就从伊拉克入手,用伊拉克战争,来转移国内注意力和矛盾。而且相比较本拉登,美国国内对萨达姆也是恨之入骨,所以这个时间点攻打伊拉克,当时美国总统,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第二,伊拉克作死。

在911事件发生后,包括美国的敌对国家古巴,还有半岛北部等国,都表达了谴责恐怖袭击,哀悼死难者的声明。但是唯独伊拉克萨达姆,出来说,这是美国作孽的报应,使得美国对伊拉克恨之入骨。

而且正在当时的萨达姆宣布废除石油美元结算,再一次刺痛美国的神经。所以美国那是新账老账一起算,在2003年迫不及待的发动战争,解决伊拉克。有意思的是,美国拿下伊拉克后,立刻恢复了美元石油结算,从这可以看到美国当时的考量。

第三,军工集团的代表。

美国 *** 其实是受到财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军工联合体,包括军队的高层,军工企业,还有军事代表,其实因为共同的利益组成一个军工联合体,他们能够左右美国的决策。而在2003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决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对于美国军工联合体来说,美国必须不断的战争,以推动军事科技和军事武器的出口,从而使得美国获利,军工企业获利。

而当时的伊拉克,历经10多年的制裁,早已经不堪一击,这一点军方十分清楚。所以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拉姆斯菲尔德就一直考虑顺便打掉伊拉克,因此不断将伊拉克跟恐怖活动结合起来,最终促成美国在2003年突然攻打伊拉克。而伊拉克战争,最后证明也确实让美国军工集团赚的盆满钵满。

参考文献:《伊拉克战争史》。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

忽然想到了伊拉克问题,觉得美国攻打伊拉克,有如下几个原因:1. 反恐的需要。 伊拉克容纳了大批恐怖分子,政府或明或暗跟恐怖分子眉来眼去,恐怖分子在伊拉克建立了大批培训基地,吸纳了许多极端分子参加,是国际恐怖运动的一个大本营,攻打伊拉克,可以极大打击恐怖分子的实力。2. 政治的需要。 打到反美的伊拉克政府,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美国就在中东减少了一个敌人,增加了一个朋友,扩大了起反恐统一战线。 对于美国来说,攻打伊拉克不但是美国人民的意愿,也代表了伊拉克人民的民意,战争不但能得到美国国内的支持,也能得到伊拉克反对派及普通民众的支持,只是战后伊拉克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多少让这场战争师出无名。3. 经济的需要战争可以将伊拉克纳入世界石油供应体系,增加美国石油供应的稳定,美国占有不了伊拉克的石油,控制不了石油的产量、石油的价格、石油的流向,但是可以构建一个自由的石油市场,只要存在这个以个市场,美国就可以很方便的买到石油,从而维持稳定的石油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的稳定的石油市场对中国而言也意义重大,中美之间在此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对中国的好处而言 甚至更甚于美国,因为中国目前一半以上的石油需要进口,进口的大部分石油来自中东,而美国只有20%的石油来自中东。4. 人×权的需要 萨达姆所属教派长期迫害其他少数族派,造成人道主义灾难,攻击伊拉克可以获得国内关注人权的组织及民众支持,另可输出民主观念、自由观念,获得国内自由派支持。当然,获得国内的支持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是一个民意政府,政府权力来自人民的授权,其举动 也大体上符合民意,在美国民众普遍尊重人×权 ,遵循人道主义原则的条件下,对伊拉克的战争行为有替天行道的意思。

美国为什么打伊拉克?

美英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根据美国的说法,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是因为萨达姆的独裁统治和恐怖主义行为倾向。其理由是,萨达姆经过12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个侵略邻国、研制武器和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典型。

我国著名国际问题学者时殷弘教授在战前分析:“根据应当说很可靠的判断,战争的首要目的是彻底消除被美国严重怀疑为拥有和藏匿的伊拉克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以杜绝伊拉克有朝一日使用此等武器袭击美国及其海外存在的可能性,并且绝对预防它们流人跨国恐怖主义组织之手,虽然这样的可能前景至今远未得到可以令国际社会和世界舆论信服的证据。也就是说,美国即将发动的大规模对伊战争多半是一种颇为任意妄为的‘预防性战争’。第二,从事这场战争也是为了铲除一大强烈反美的地区性强国,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也关系到他恨之人骨的头号‘私敌’的应有命运。

“不仅如此,美国也希望利用对伊战争的胜利,在阿拉伯世界来个下马威,震慑那里的所有反美力量。同时,它肯定也意欲据此促进实现对中近东石油资源的几乎完全的直接和间接控制,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战略利益。发动这场战争也同布什捞取国内政治好处、争取2004年连任美国总统有关。按照布什很可能有的‘多维如意算盘’,对伊战争是一石多鸟,能够达到多项目的。然而,刚才说的头两项目的是最重要的。”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深层原因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诠释。

1.实行单边主义,提升美国政治军事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

在战前,美国总统布什和其他高级官员多次表示,即使联合国安理会不能通过授权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决议,他们也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果然,他们撇开联合国正式发动了战争。这件事再一次清清楚楚地表明:他们确信,在当今的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止美国的行为。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当今的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除美国自己以外,没有其他力量足以阻挡美国的行为。在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不仅赢得了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中的最后胜利,而且在胜利之后迎来了连续十年的经济繁荣,综合国力又获得了更大的增强。仅以军事预算来看,2003年美国的军事预算高达393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40%。这使美国强硬派领导人强化了在世界上鹤立鸡群、独步天下的统治欲望。另一方面,美国人也清楚,根据世界霸权更替的历史来看,他们的这种独霸地位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为了能够保证未来美国能够以优势地位领导全球,有必要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新秩序,而当前正是他们借单边主义提升自己政治军事地位,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的有利时机。如果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美国就可能难圆“领导世界”的霸权梦。所以,必须不失时机地进行这场战争。

美国著名学者沃勒斯坦认为,在“9.11"袭击事件之后,鹰派人士终于主导了美国的政策。鹰派人士认为,基于两大原因,美国应该以帝国主义国家的方式行事:第一,美国能够为所欲为;第二,如果美国不充分运用其力量,它将会逐渐被边缘化。的确,在美国的历史上这样绝好的机会确实不多。对于朝思暮想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坐失良机是绝对不应该的,所以,2002年6月,布什明确提出:美国的安全战略将转向“预防性干预”,“能随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就是说,只要找到可以充当靶子的对象,就必须予以坚决的进攻,并且在短期内把它消灭。打一场这样的战争可以提升美国在世界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使世界在美国面前战战兢兢。

从现实角度来看,伊拉克战后,美国能够在伊拉克长期建立军事基地,并且把它和驻扎在阿富汗及其周边国家中的军事力量连成一体,形成与20世纪美国曾经建立过的“巴格达条约”组织相类似的局面,那么,美国就可以在军事上得心应手地对付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种种事态,制约各个强国,遏制世界的多极化,“防止在欧亚大陆出现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力量中心”,实现“美国领导下的和平”。这正是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为谋划美国未来的“首要地位”而力图实现的目标。

2.打击反美思潮,改造中东政治。

在冷战结束以后,美国政府坚持冷战思维,到处干涉别国内政,实行单边主义,成为霸权主义的主要代表,因而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潮也往往表现为反美的思潮。显然,这个思潮的发展对美国是很不利的。它影响人们对美国的信任和景仰,使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难以全面推广,妨碍实现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征服全球、领导全球的战略目标。而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公开而鲜明地打着反美的旗帜,虽经海湾战争的失败和遭受长期的经济制裁而不倒,在伊斯兰世界有重要影响,成为当今世界反美思潮的重要代表和典型。这样的思潮既是美国安全的隐患,又是实现美国中东乃至全球战略目标的严重阻力。所以,要防止反美思潮的高涨和打击反美思潮,就必须首先打击萨达姆政权。拔掉了萨达姆政权这个“钉子户”,美国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出一个“新”的伊拉克,进而达到全面改造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目的。由此看来,美国把“先发制人”的首战目标定为伊拉克萨达姆政权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它向天下人宣示:谁敢对我山姆大叔不敬,伊拉克就是它的下场!

3.控制中东战略资源——石油。

正如许多观察家所言,美国控制伊拉克可以保证长期稳定的石油资源。伊拉克的石油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控制了它就控制了这个重要能源,美国退可以保障本国的经济安全,进可以左右世界的能源市场和相关市场。而且,美国的这次战争和在伊拉克以及海湾地区的长期军事存在,不仅可以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同时还可以震慑和控制阿拉伯世界,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石油也有相当的控制作用。而控制中东的石油可以进一步影响和制约世界许多国家的经济,包括欧洲、日本、中国等许多大国的经济。

4.布什连任的政治考虑。

战争也是美国国内政治的继续。小布什是以微弱多数的票数当选总统的,虽然反恐战争使小布什的支持率有所提升,但是,美国经济没有多大起色。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开始,小布什能否避免其父的命运成功连任,他没有把握。由于对伊战争可以“解除暴政,解放伊拉克人民”,因而凭借这些“伟绩”捞取两届连任的选票无疑是布什考虑伊拉克战争的重要因素。至于战争胜利后,美国是否有能力把伊拉克改造成真正的“民主国家”,甚或美国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是否有能力把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改造成“民主政府”,可能就不是布什竭力思考的内容了。

伊拉克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

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0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美国等国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当局政府践踏人权。还有掠夺伊拉克的石油及其他天然资源。

结束任务

结束日期

8月31日,对于美国人和伊拉克人而言,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按照奥巴马去年制定的时间表,从这一天起,驻伊美军正式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并将安保任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驻伊美军人数降至5万以下,并于明年底前全部完成撤军。

奥巴马说,作战部队的离开意味着这场战争“结束”,伊拉克将自己“做主”。这场由美国前总统小布什2003年发动的“伊拉克自由行动”将“寿终正寝”,但伊拉克会迎来新曙光吗?

痛快获胜

不过,未能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没有让布什政府感到羞愧,因为这时候,美国人已经找到了第二块遮羞布———将伊拉克建成中东民主的典范。布什承诺要给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带来自由和安全。

然而,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国内不断爆发的反美武装袭击、教派冲突,让伊拉克的政局极为动荡,“安全”成为奢侈,虐囚丑闻的连续曝光也让“自由”成为谎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