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大报告(18大报告提出要实行什么提案制)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27 评论:0

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一开始,就明确阐明了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这一主题,简洁而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遵循。

确定这样的主题,表明我们党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分析,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科学判断,这是这一主题的时代背景,它要求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确定这样的主题,表明我们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和实现新的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

反映了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党的建设的全面部署,这是这一主题的根本体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团结一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

扩展资料:

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的精神,一是要充分认识5年和1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要充分认识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

十年的成就,是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党领导全国人民先后战胜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基础上取得的,成就得来不易,启示弥足珍贵。

要充分认识十年奋斗得出的基本经验。

这就是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而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认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思想指导,为全党全社会明确了必须保持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

要充分认识十年奋斗得出的根本结论,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基本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哪些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主线

一条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贯穿十 八 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五位一体:没有六个建设,而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四大特点十八大报告中应该是没有。不过有一些评论中有,

一、涵量厚实、大气磅礴,

二、方向明确、信心坚定

三、布局清晰、任务明确

四、开拓进取、新意迭出

十八大报告为哪几个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共分12大部分:

第一部分 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

第二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部分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部分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六部分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七部分 加强社会建设

第八部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部分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十部分 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一部分 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第十二部分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理想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我们党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扩展资料: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只有正确认识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虽然有区别,但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一,两者有着共同的追求,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总任务的牵引下,划分出若干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阶段,按照阶段性目标倒推每个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具体任务,稳扎稳打向前走,在不断达成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完成总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进步与继续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明确了努力目标,规划了整体布局,规定了基本任务,对于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理想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我们党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找到了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

拓展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从而把总体布局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有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目标

标签:18大报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