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亲王(肃亲王的女儿)

生活百科 2年前 阅读:101 评论:0

铁帽子王肃亲王豪格,他的人生因何会如此悲剧?

肃亲王豪格,满清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的一生是极具悲惨的一生,是满清十二大铁帽子王里下场最惨的一个。

久经沙场,屡获军功,婚姻不幸,屡受谴责

《清史稿》:国初开创,栉风沐雨,以百战定天下,系诸王是庸。

豪格画像

豪格“容貌不凡,有弓马才”,“英毅,多智略”,早年时期随父亲皇太极征战沙场,屡获军功,颇受努尔哈赤赏识,因征讨蒙古有功被授为贝勒,皇太极即位后,豪格又在在伐蒙古征明朝的战争中,又建有功勋,被封为和硕贝勒。不久晋封为肃亲王,并兼管户部,成为皇太极的得力助手。

豪格作为皇太极长子,又立下军攻无数,很受皇太极器重,但是对其也有多次处罚,甚至降爵的处分。皇太极将后金国号改成大清称帝后,加封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并兼管户部主事,不久因为代善之子岳托得罪皇太极而遭到牵连,被将为贝勒,其实,豪格被降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豪格跟岳母莽古济的关系。

莽古济剧照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和大福晋富察氏的女儿,也就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胞妹,与前夫武尔古岱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嫁给了代善的长子岳讬,二女儿嫁给了豪格,所以莽古济对于岳讬、豪格来说既是姑姑,又是岳母。莽古济性格非常倔强,跟皇太极一向不和,豪格夹在中间两头为难。而后豪格打败林丹汗之后娶了林丹的八大福晋之一的伯奇福晋为侧福晋,这一举动遭到岳母莽古济的强烈反对,莽古济大闹婚宴,半途离场,让皇太极下不了台,颜面尽失,皇太极一气之下将莽古济一家给孤立了起来,所以将岳托和豪格都给将了爵。

受到父亲处罚的豪格,战战兢兢,此时的莽古济一家已经被屠戮殆尽,这让豪格感到十分害怕,为了表明立场,就将自己的嫡福晋莽古济的二女儿哈达纳喇氏给杀死了。但是豪格此举并没有得到皇太极的赞许,只是在瓜分莽古济家产的时候多给了豪格一份,并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给了豪格统领。

莽古济剧照

生性柔弱,优柔寡断,错失帝位

崇德八年,皇太极猝死盛京皇宫,由于生前没有立下储君,导致帝位空悬。按道理说,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而且战功赫赫,是非常有机会能成为接班人的,但是豪格生性柔弱,优柔寡断,在代善主持议政王大臣商讨选择后世之君时,面对强势的多尔衮,豪格居然称自己“福小德薄,非所堪当”,然后“固辞退去”,意思就是他不是嫡长子,觉得自己不够资格。

众王议储剧照

虽然两黄旗都支持豪格称帝,可是作为主子的豪格不争气啊,真实应了那句老话“皇上不急,急死太监”。当时出身两黄旗索尼、鳌拜等人在豪格府中对豪格进行了多次劝说,豪格才去拉拢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当时济尔哈朗和礼亲王代善都表示要“立帝之子”,其实他们并不看好豪格,也时因为豪格太过于柔弱,多年之后,豫亲王多铎曾经对豪格讲:“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

《孝庄秘史》孝庄皇后拉拢代善等人

而多尔衮所代表的两白旗都是拥立多尔衮称帝的,多尔衮碍于是皇太极的弟弟名不正在言不顺就推举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主要是因为福临年幼,他可以掌控朝局,豪格比较年长,如果称帝后,多尔衮无法自然就掌控,结果本应该属于豪格的帝位就这样落到了6岁的福临手里。

原本胜算很大的豪格,却成了最大的输家。优柔寡断的豪格在争夺皇权的大战中缺乏豪气和勇气。他输了,怪他缺乏统筹全局的“大德”,不懂斗争的多变性,缺少控制局势的韬略。

《孝庄秘史》多尔衮与豪格剧照

与睿亲王多尔衮素来不合,惨遭迫害

福临继位后,改元顺治,豪格虽然没能成为皇帝,但是在顺治初年照样为大清立下了不少功勋,尤其是在平定四川的战斗亲自射杀了大西皇帝张献忠,但是这样并不能成为他的保命符,已经成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早已开始清算当年反对自己称帝的敌对势力,于是怂恿豪格曾经的亲信河洛会诬告豪格隐瞒部下冒功、私自启用犯人之弟等罪,将豪格夺爵圈禁,两个月后,豪格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监狱里。

《孝庄秘史》多尔衮与豪格剧照

豪格死后,多尔衮与英亲王阿济格分娶了他的两个福晋,这也成为后世学者对多尔衮多为诟病的一个原因。顺治帝亲政后,处置多尔衮,多尔衮生前制造的冤案也被昭雪,顺治帝追念豪格生前的战功,为豪格平反,重新封为和硕肃亲王,后来追封为武肃亲王,到乾隆的时候才配享太庙。

豪格是一个成功的将军,但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他为大清征战四方,但是夺位失利而倒台,这是豪格的偶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在清初政治局面复杂的情况之下也只有多尔衮这样的人才能够肩负起一统中国的重任。豪格缺少经略四方的眼界与胆识,可以说豪格夺位的失利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

关于肃亲王的后代都有哪些记载?

顺治为豪格平反昭雪后,豪格的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1778年才恢复了肃亲王封号世袭。末代肃亲王善耆,字艾堂,1898年继袭肃亲王爵,1902年任步军统领,管理工程巡捕事务。1907年任民政部尚书,对北京近代市政管理作出了一定贡献。

宣统时期肃王是谁?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后代,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同治五年生于北京,初封二等辅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其父隆懃逝世后,善耆袭封肃亲王爵位。后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统、统领、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

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十一年(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

肃亲王善耆的儿子叫什么

肃亲王善耆的儿子有二十一个,分别是

长子:宪章、次子:宪德、三子:宪平、四子早夭、五子:宪宜、六子:宪英、七子:宪奎、八子:宪真、九子:宪贵、十子:宪邦、十一子:宪原。

十二子:宪均、十三子:宪云、十四子:宪立、十五子:宪久、十六子:宪方、十七子:宪基、十八子:宪开、十九子:宪容、二十子早夭、二十一子:宪东。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扩展资料:

肃亲王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在第一代肃亲王豪格之后,一共承袭了9次,其中第一、二、三次袭称显亲王,乾隆年间恢复原称。在后来9位肃亲王中,必须提到的是末代肃亲王善耆。

善耆生于同治五年(1866),21岁封二等镇国将军,33岁时袭肃亲王爵。他是晚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民政尚书(相当于部长),还是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建人,曾担任过崇文门

监督、理藩部尚书、镶红旗汉军都统等要职。

善耆是清末诸王中的佼佼者,他的干练、开明以及为人豪爽、喜欢诙谐的个性,给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身逢末世,他殚精竭虑的一切努力,都无力挽狂澜于既倒。辛亥革命时,他坚决反对宣统帝溥仪退位,甚至落泪。

民国初年,他作为宗社党的重要成员,策动叛乱,鼓吹满蒙独立。他曾把自己的复辟之梦比喻为汉光武恢复大汉,又曾把自己的绝望之举喻为精卫填海。他试图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复辟清朝,很快以失败告终。所以,他是晚清史上最具悲剧性的王爷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善耆

标签:肃亲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