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地(标准地下车位尺寸)
标准地出让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标准地”是指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现阶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明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作为“标准”的拟出让宗地。“标准地”出让是指按照“标准”实施储备土地开发,带“标准”出让土地,同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和《工业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企业按“标准”用地,各有关部门对照“标准”实施全生命周期联合监管,形成“按标做地、明标供地、履标用地、对标管地”的出让制度。
法律依据:《关于加快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的实施意见》 第一条 推进“标准地”出让的重要意义:推进“标准地”出让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提高土地供应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实现“承诺即开工”,建立政府和企业“双信制”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理清政府、市场与企业关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行政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简化、优化、标准化工业项目供地程序,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立“市场运作、政府守信、企业履约、过程监管、失信惩戒”的“标准地”出让制度体系,促进工业项目尽快落地达效,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用地标准地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探索实施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地模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所谓"标准地"供地,是指对拟出让的工业项目国有建设用地,将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控制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方案,企业竞得"标准地"后,签订建设项目"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承诺按约兑现指标。"项目开工需要办理的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以前需要几个月才能办结,现在通过"标准地"审批绿色通道,几天就办完了,这真是政府给投资者的大利好,增强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 东源产业园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地"的推出,虽然设置了诸多控制指标,但是政府的服务也相应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从为项目量身定做审批服务方案、全过程帮办代办到告知承诺制,切实帮助企业减负降本。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第八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第九条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第十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标准地与样地的区别
标准地(sampleplot)林业上根据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总体的典型地块。传统上指按代表性选取的作为典型样地的小块林地,广义上还包括按数理统计原理随机选取的样地(见森林抽样调查)。主要用途是:为编制林业数表或研究不同经营措施效果等而收集数据,提取林分调查因子的平均指标。
样地是指能够反映植物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样地选择的标准为种类成分的分布要均匀一致,群落结构要完整,层次要分明,生境条件要一致(尤其是地形和土壤),即最能反映该群落生境特点的地段。样地要设在群落中心的典型部分,避免选在两个群落类型的过渡地带。样地要用显著的实物标记,以便明确观察范围。
农业标准地是什么意思?具体怎么改革?
农牧业标准地就是指合乎土地资源利用、农业产业发展等有关整体规划,达到有关分区规划指标值规定,在农村土地流转前提下,根据招商引资工作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农用地。依据金华市发布的计划方案明确提出
建立了下列计划目标:2021年我市方案新增加农牧业标准地10平方公里,基本建设农牧业“标准地”高品质示范工程30个;到2023年,我市方案完工农牧业标准地80平方公里,建立农牧业标准地高品质示范工程100个;到2025年,我市方案完工农牧业“标准地”100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归类:一类农牧业标准地,以生产制造农作物为主导,保证栽种其他一年生农作物的地块需要栽种一季的农作物。二类农牧业标准地:为永久基本农田,关键用以农业生产,可栽种一年生农作物。三类农牧业标准地:为一般农田、学习园地、未利用地,关键栽种一年生农作物和多年生长农作物。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和优化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二级农村土地流转数据平台,各乡(镇、街道社区)创立农村土地流转核心,承担农村土地流转仓储、招商合作和农牧业“标准地”基础设施基本建设。
政策扶持:制订土地流转政策,健全“土地流转”农户保障机制,推动“流地”农户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全面覆盖。
增加农村土地流转财政扶持,对城区当初新增加土地流转限期在5年以上的农牧业标准地,每一年给与运转户100元一亩资金补贴;关于新所形成的集中连片总面积100亩左右,运转限期在5年以上的土地资源,按照实际运转总面积一次性给与土地资源隶属村50元/亩的奖赏。
自主创新运转体制:对农村土地权、经营权、承包权开展三权分置,并推动乡村土地经营权合理运转。综上所述我们能掌握,农牧业标准地应该是农业的商业用地开展区划,不一样归类农村土地流转补助标准不一样。
标准地的调查标准
标准地的形状以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为原则,一般为方形或矩形。为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精度,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离林缘至少20米,还要有足够的林木株数,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的林分中应至少有200株以上,中龄林250株以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实际工作中,预先选定一块400平方米的小样方,查数株数,据以推算标准地所需面积。然后测量标准地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标准地的四角要埋设界桩,标明样地编号与测量时间。界外的树干要逐一刮去一块树皮或打上彩色记号,以使整个样地的边界明确。永久性标准地应在航片或外业调查用图上标明位置。
调查最基本的测树调查是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按径阶分组登记。所谓径阶是每木检尺时进行直径分组的组中值。组距的大小依林分平均直径大小的不同而定。在永久性标准地上每木检尺的树木直径采用单株实测值进行登记,不按径阶分组作记录,并对每株树木进行编号,以便再次调查(复查)时作比较。林分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是,用每木检尺求算的断面积总和除以株数得出平均单株断面积,再反查圆面积表所对应的直径,或取每木检尺胸径平方平均数的方根。求算林分平均高或径阶平均高,一般可沿标准地对角线随机选取15~25株树,实测每株树的树高和胸径,根据树高和胸径实测值,在方格坐标纸上用手描法绘出树高-胸径曲线,再根据每木调查计算出的平均直径和各径阶中值,在树高曲线上查出所求结果。这些平均测树指标是选定标准木的依据。在必要时要用伐倒标准木或树木解析木,进行林分蓄积、材种、生长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标准地调查还包括地形、地势、活地被物的种类和生长分布状况以及土壤、幼树更新和林分卫生状况等的调查记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