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志愿服务大格局

生活百科 1年前 阅读:165 评论:0

近些年来,生态环境部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须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任务,根据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的决策布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着重发挥志愿者在共建美丽中国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顶楼设计建立制度保障

志愿服务是建立现代环境整治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生态环境部通过加大顶楼设计,不断建立制度建设,有效迸发了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领导高度注重,全面布署推进。为全面建立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大格局,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印发《“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将“志愿服务行动”列入“十四五”时期“十大专项行动”,摆在重要位置。2021年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和中央文明办联合举行“生态文明,志愿同行”主题峰会,生态环境部主任黄润秋在峰会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壮大志愿者队伍、丰富内容方式、打造品牌项目、提升管理水平,着重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宣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生态环境社会监督、绿色低碳实践等重点工作,推动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根本转变。

颁布专门文件,加强制度规范。在国家整治体系和整治能力现代化深刻改革大背景下,做好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顶楼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举办。2021年6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联合编制印发《关于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晰了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这份全省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的纲领性文件,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方式、队伍建设、服务管理和保障举措6个方面,系统明晰了怎样做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问题,指出坚持统筹推动、加强跨部门交流沟通,逐渐构建由生态环境部门与文明办牵头,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及相关单位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着眼促进产生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大格局。

构建激励机制,推动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涉及面广。既须要不同年纪、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人群广泛参与,也须要生态环境专业人才共同参与。为扩充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者对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归属感、认同感,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求构建激励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进餐、交通、通讯等基本保障,为志愿者订购保险。除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外,各地还通过创立基金会、行业商会等形式争取企业捐助,向社会募集志愿服务资金。如上海市构建志愿者保险保障制度、志愿服务褒奖激励制度,每年评选“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最美守护青山志愿者”等先进典型,给与适当奖励,鼓励人人弘扬生态文明理念,让参与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成为自觉行动。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生态环境部大力动员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志愿者,发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红色发展和健康生活形式。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生态环境部大力鼓励、倡导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发挥专业优势,联合其他部门构建方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搭建平台。青年志愿者表现尤为突出,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总支广泛发动基层团组织举办具有生态环保特色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青年志愿者定期进校园举办生态环保科普教育,在六五环境日举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宣传,当好生态文明理念的弘扬者和传播者;国家海洋环境检测中心“湛蓝”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青岛市环保志愿者商会联合举办沙滩垃圾清除活动,产生“呦呦鹿鸣”等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社区,举办庭园清洁志愿服务。在各地,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伍如雪后莴笋蓬勃发展。在上海,全面构建“市级支队+区县分队+若干志愿服务组织”的队伍体系,发展分队1000余支,累计招募注册志愿者21万余名,举办活动3.2万多场次,志愿者服务时长近50万小时。在宁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面向全区成立四级组织构架的志愿服务队伍,举办守护森林草原、防治环境污染、监督禁食野味、垃圾分类和节省粮食等志愿服务活动450余次。

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发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发展,各地注意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与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筹建“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NGO基金”,累计支持20多个省市的40多家环保社会组织举办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地方依托生态环境部门行政力量组建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或民间自发组建环保志愿者商会。各地社联构建的志愿服务组织,也把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作为重点,投入重要力量。为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一些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开办“志愿者大学”、分级设置培训体系,强化环保志愿服务培训;通过开发标准化项目手册和工具包等方法,扩大项目效应。各地生态文明教育场馆基地、环保设施平台,也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了活动场所,如四川省创建了238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成为举办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阵地。

绿色生态措施_生态绿色重点内容包括_绿色生态的重点内容

上海市岩东节水志愿服务中队举办“守护海岸线”科研检测活动。

志愿服务领域渐趋扩充。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在全省各地生态环境系统、各领域各行业和社区、乡村、学校、企业、机关深入举办,服务领域渐趋扩充。依托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一批展现专业优势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涌现,主要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环境社会调查、野生动动物和栖居地检测、生态修补、环境公益诉讼、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在传播红色理念、化解环境矛盾、促进社会共治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如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发起“同饮一江水共筑绿篱笆”行动,在省内沿河八市成立黄河大保护绿篱笆先锋队,积极参与黄河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治理监督及宣传教育,发出环境污染预防监督建议书,举办保护黄河主题活动240余场次,发觉污染线索210起。

截止目前,全省环境保护类志愿服务项目已超过130万个,占到全省志愿服务项目总量的约20%。

强化协同创新产生强悍合力

生态环境部重视强化与相关部门合作,强化对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的业务指导,强化省市县多级联动,着重产生推进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的工作合力。

强化社会动员,凝聚建设美丽中国恢弘力量。生态环境保护是专业化的社会整治,须要发动人们积极涉足到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整治体系之中,产生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把低碳出游、绿色消费、环境保护彰显到日常工作生活细节上。在2021年“生态文明,志愿同行”论坛上,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鞠萍宣读《青海呼吁》,呼吁广大志愿者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者,做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者,做红色生活形式的提倡者。生态环境与经济新政研究中心举办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显示,2020年有35%的受访者参与过环保志愿服务,大多数志愿者参与频度每年起码1-2次。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是公众志愿服务意愿的第二位选择,有39.33%的群众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

绿色生态措施_生态绿色重点内容包括_绿色生态的重点内容

上海华侨城湿地自然中学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向小同学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强化典型选树,发挥生态明志愿者榜样作用。生态环境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志愿者选树活动,大力嘉奖先进典型,广泛推广先进经验。2018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科协等五部门联合举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每年评选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有效动员了社会各方面力量。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繁华都市到荒漠戈壁,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中。如,2021年获评“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的钟丛荣,即使是上海市3家企业的老板,但他坚持8年义务捡拾垃圾,累计时长近2000天,向近10千人宣传环保理念。中华对角羚(湖南湖)保护地主任葛玉修,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拍摄到中华对角羚的摄影家,他长期携带印有中华对角羚的邮戳,献给每一位遇见的人,以这些方法默默从事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志愿服务行动。

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发展。技术创新是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近些年来,生态文明志愿服务乘坐高科技快车,结出不少技术创新和实践成果。如被评为全省“2021年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的北京市环境检测中心,采用线上720度全景拍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做全景VR,通过指尖漫游、“云”参观、步入式体验环境检测设施,提高了人们的生态环保体验感,更好地引起了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又如“蔚蓝地图”“低碳奥运”等项目,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和科学估算方式,提高志愿服务的趣味性和高效性,吸引更多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踊跃参与低碳行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了科技创新的翅膀。

网友评论